他还教她用锥子:“左手扶鞋,右手握锥,力道得匀,不然扎不透,还伤手。”
林仲秋练了半个月,手上被锥子扎了十几个洞,终于能像模像样地补好一只鞋。
电影里有场戏,老周给一个农民工补鞋,发现鞋底子快磨穿了,没要钱,反而从摊上找了块厚实的轮胎皮, extra给钉了层“掌”。
“你这鞋得扛事儿。”老周头也不抬地说,“工地上走得多,底子薄了容易崴脚。”
这段戏的原型,是刘大爷给一个快递小哥补鞋。
林仲秋拍的时候,特意学刘大爷的样子,补完鞋后往鞋里塞了双新鞋垫:“这个软和,走路不硌脚。”快递小哥(群演)当场红了眼,说他爸也是修鞋的,每次给他补鞋都这样。
道具组准备的“修鞋摊”太干净,林仲秋亲自上手“造旧”:把鞋油抹在木头摊上,撒点灰尘,摆上几双磨得变形的旧鞋(都是她从废品站收的),甚至还放了个搪瓷缸,里面泡着浓茶,茶渍结了厚厚的一层。
“刘大爷的摊就这样,乱,但啥都有。”她指着摊上的小铁盒,“这里面是各种型号的鞋钉,他闭着眼睛都能摸对。”
有场戏,老周的摊被城管“抄”了(剧情需要),他没吵没闹,只是蹲在地上捡散落的鞋钉,嘴里念叨:“这是3号钉,补皮鞋用的;这是5号钉,能钉胶鞋……”林仲秋演这场戏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没掉下来——刘大爷告诉她,以前真被抄过摊,“心疼的不是摊子,是那些跟了我几十年的家伙事儿”。
《鞋钉》上映后,票房不高,却成了“年度最治愈电影”。有观众说:“老周补的不是鞋,是日子。我们的生活,不就像这破了的鞋,得有人帮忙打个补丁,才能继续往前走吗?”
刘大爷的修鞋摊火了,每天都有人特意去修鞋,说“想感受下老周的手艺”。
林仲秋去看他时,大爷正给一双运动鞋钉掌,笑着说:“托你的福,我这摊能传到我儿子手里了。”
林仲秋的属性面板里,“技能”栏多了“修鞋基础”,“共情洞察”等级又升了一级。
她看着自己手上的老茧,突然明白:所谓演技,不过是把别人的日子,过成自己的;所谓搞事情,不过是把那些被忽略的人间烟火,搬到更多人眼前。
喜欢快穿:绑定逆袭系统后我杀疯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快穿:绑定逆袭系统后我杀疯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