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内文武对赵云早有耳闻。不仅主公多次提及,更因他在曹军重围中杀出血路、战袍尽染的英姿令人震撼。如此战力,确非凡人可及!
刘伯温与杨再兴与赵云相识,此刻相互见礼。陈到最为欣喜,这对结义兄弟能在寇封麾下共事,不禁感慨万千。见赵云安然无恙,陈到悬着的心总算放下。
正值大胜之际——全歼夏侯惇十万大军,缴获数年可用之粮草军械,营中自然摆开庆功宴。同时派出大量探马侦查荆北动向。
席间,庞统突然进言:主公,曹操仍有五十万精锐,万不可轻敌。
众人目光齐集。此战诸葛亮献策居首,之名更胜,故座次位列第二,庞统居三。首席军师刘伯温乃创业元勋,自当首位。
寇封闻言大喜:士元既有良策,速速道来!
庞统却意味深长地说:欲破曹贼,此计知者愈少愈好...言下之意,恐营中或有不可靠之人。一旦泄密,恐致全军覆没。
在场文官中仅有刘伯温、诸葛亮、庞统、蒯越、伊籍五人,他们对寇封皆忠心耿耿!
武将行列里,赵云、杨再兴、罗成、黄忠、甘宁、陈到、牛皋、文聘也绝无二心!
更有众多死忠之士,绝无叛变可能!
即便忠诚最低的文聘,此刻亦有八十三点忠诚值。寇封遂笑道:
士元,在座皆为我心腹,无需顾虑,有何计策但说无妨!
庞统闻言微怔,随即苦笑道:倒是属下多虑了。
他先向众人致歉,继而正色道:诸位,此前与夏侯惇一战,在下始终隐匿身份,除在座诸位外,无人知我庞统在此。
故请诸位切勿泄露此事,因破曹大计,正与在下身份相关。
诸葛亮听罢轻叹,他早知老友谋划。此计虽险,但忆及长江岸边庞统那句也该轮到我庞统名扬天下,终是默然。
罢了,随他去吧。
众人皆肃然应允,绝无背叛之心。纵有异志,寇封亦能通过系统洞察忠诚——若计划公布后有人忠诚骤降,定斩不赦!
当然,此仅为未雨绸缪之举。
主公,臣愿潜入曹营为内应,搅乱曹操阵脚。届时主公可与伯温、孔明伺机而动,一举击破曹军!
寇封闻言色变,霍然起身:士元可曾想清?若身份败露,必死无疑!
寇封连续抛出三个问题后,庞统脸上浮现出胸有成竹的笑容:
主公安心,在下已筹划妥当。我与孔明交情深厚,自有秘密联络之法,旁人绝难察觉。
若主公欲以最小代价击溃曹操,夺取荆州乃至更远大业,此计实乃上策。
如今曹军正在赶制战船,曹操最忧心的莫过于北方将士不善水战。
因此,我前去献计,必能取得信任。
见庞统如此坚定,寇封忽然想起一个传言:
当年赤壁之战时,曹操的北方将士不谙水性。原本曹操并未想到用铁索连船之计,正是有人献策才让周瑜火攻得逞——战船相连后,火借风势,无一幸免。
如此看来,庞统此行成功把握颇大?
想到这里,寇封紧绷的神情稍稍舒展。
既有前例可循,此计确实可行。
沉吟片刻后,寇封问道:
既然士元主意已定,可曾想好如何渡江北上?
庞统闻言面露喜色,明白主公已应允此事。
他含笑答道:
主公平素喜好险中求胜,臣亦如此。但此次不同,乃出奇制胜之道。在臣离营期间...
望主公暂解长江封锁。曹操的北方军不善水战,正需操练水师。
若不给他们些机会,让曹军连江面都上不得,又如何以彼之短攻我之长?
这段时日,请主公加紧整训将士,收服降卒军心,以最强军容迎战曹军。
听完这番话,寇封微微颔首,已然猜到庞统打算用什么理由去见曹操了。
寇封郑重向庞统拱手行礼,朗声道:此番若能得胜,全赖先生谋划,请受我一礼!
庞统见状连忙回礼,心中既感意外又觉温暖,那份沉甸甸的信任令他动容。拜别后,他即刻启程前往荆北。
此时甘宁已将江夏两万水师尽数撤回水寨,仅派遣数艘蒙冲战船载着斥候在外巡视。待庞统离去,诸葛亮对寇封进言:士元此行可探明曹军虚实,待传回消息,我们便能寻其破绽。即便事败,以曹操脾性,非但不会加害,反而会极力招揽。以士元之智,脱身应当不难。
寇封微微颔首。他深知兵无常势,任何计策都存在变数,此去成败尚在未定之天。
刘伯温抚须笑道:主公不必过虑。曹操虽号称百万雄师,实则不过四十余万,且北兵南征水土不服,战力大减。我军兵精将勇,将士用命,又有庞士元为内应,此乃人和。长江天堑横亘,曹军缺乏水师,仓促组建亦难成战力,此乃地利。待天时一至,三势齐备,破曹必矣!
这番话令寇封愁云尽散,豪气顿生:此言极是!庞士元为内应乃人和,长江天险为地利。古语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今我坐拥二十万雄师,文武皆当世俊杰,此战必胜!曹操虽统一北方,先前与我交锋不也损兵折将?何足惧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