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封说完这番话,众文武官员纷纷起身拱手:
誓死追随主公,此战必胜!
此时寇封麾下谋士有刘伯温、诸葛亮、庞统,皆为当世顶尖之才,较之贾诩、程昱、荀攸等人更为全面。武将更有赵云、杨再兴、黄忠、罗成、甘宁、陈到、牛皋等猛将坐镇,可谓天下无敌。
麾下精锐部队包括背嵬军、玄甲军、戚家军,更有即将到手的白马义从与名帅岳飞相助。反观曹操,虽兵力两倍于寇封,却因水土不服战力大减,已呈不战自溃之势。
庞统已潜入敌营,若计划顺利,曹军动向将尽在寇封掌握。如此局面若还不能取胜,确实无颜面对众人。
关于效仿赤壁火攻之策,实则存在诸多变数。曹军驻守襄阳而非赤壁,作战目标也由孙权变为寇封。能否借来东风更未可知,故需谨慎思量,不可草率行事。
此刻庞统正驾小舟抵达荆北。曹军虽曾在江岸追击未果,却未长期驻守。庞统登陆后未见曹军踪影,反觉不妥,自语道:
竟要自行寻访曹操,若被擒去岂不省事?
苦笑之余,庞统骑上寇封所赠战马,朝襄阳疾驰而去。当前曹操驻军襄阳全力对付寇封,这与原本孙刘联军抗曹的历史已截然不同,如今抗击曹操的主力已转为寇封所部。
此时,曹操根本无暇顾及孙权!
因为他正为如何攻取荆南、剿灭寇封而烦恼!
自从曹操率文武官员进驻襄阳,每日操练水军、调集医匠、赶造战船,忙碌不停。
可战船造好后,新的难题又出现了!
这天,曹操召集群臣商议军务,愁容满面道:
北方将士难以适应江南气候,各营将士水土不服,即便战船完工也无法作战!
况且江上战船颠簸摇晃,将士们连站都站不稳,如何与敌军精锐水师抗衡?真是令人发愁!
听到这番话,贾诩、程昱和荀攸三位谋士也束手无策。
他们其实想劝曹操撤军——如今主力部队战力折损过半,继续硬拼并非明智之举。
但谁都不敢直言进谏,因为曹操这次是铁了心要消灭寇封,此战势在必行。
贾诩心中已有对策,正是那铁锁连舟之计,却担心敌 ** 攻而不敢轻易献策。
深谙自保之道的他,依旧保持沉默,装作毫无办法的样子。
见三大谋士都无计可施,曹操愈发头痛欲裂。
就在这时,帐外曹仁匆匆赶来,满脸喜色地禀报:
主公!天大喜讯!荆襄盛传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凤雏先生前来拜访!
曹操先是一怔,随即开怀大笑!
贾诩的试探·尽收降卒之心(1/4)
听闻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凤雏前来,曹操顿时愣住。
紧接着,他的头风竟不药而愈,当即欣喜若狂地从主座跃起,连鞋都顾不上穿就飞奔出迎。
见主公如此失态,贾诩三人既觉好笑,又感惭愧。
若不是他们三人对曹操助力有限,庞统的出现又怎会让曹操这般喜出望外?
曹操快步迎出府门时,只见一名身形矮小、相貌 ** 的男子立于阶前。虽见庞统容貌与传言相去甚远,但身为枭雄的曹操岂会在意皮相?他当即堆起热切笑容迎上前去:
这位定是凤雏先生!操望眼欲穿,终得先生相见。有先生相助,何愁寇封小辈!
庞统见状暗自诧异。他自然知晓曹操素有礼贤下士之名,却也因骄矜错失良机——譬如当年张松献图,若曹操不以貌取人,天下早已归魏。此刻见当朝丞相竟赤足出迎,这份诚意倒令人生出几分敬意。
可惜...庞统心中暗叹,面上却恭敬行礼:庞统拜见丞相。
曹操注意到他方才的迟疑,以为是被自己赤足相迎所动,不由抚掌笑道:方才正与文武商议军务,忽闻先生到访,喜不自胜以致失仪,先生勿怪。
庞统闻言含笑摇头:明公如此厚待,在下受宠若惊,岂敢见怪?只是...他环顾四周,此处恐非谈话之所?
短短片刻,对曹操的称呼已从悄然变为。
“观这庞统待我甚厚,当能令此等大才倾心归附。他既主动前来,必有良谋在胸,不然何以如此从容自信?”
思及此处,曹操不由欣喜,却又心生自责,拍案道:
“哎呀!是我怠慢了先生,快请随我入府一叙!”
说罢,又转头对曹仁厉声吩咐:
“子孝,速取佳酿美馔来,我要与先生 ** 畅谈,不得耽搁!”
曹仁领命疾去。曹操则与庞统并肩步入襄阳刺史府。
入府后,原本在座的贾诩、程昱、荀攸三人立即起身,向庞统拱手致意:
“在下程昱,字仲德(贾诩,字文和;荀攸,字公达),久仰凤雏先生大名!”
见三人齐声问候,庞统亦从容还礼。
随后,曹操将庞统请至左侧首席,程昱、荀攸、贾诩三人则移席右侧。按汉末礼仪,左为尊位,此举足见曹操对庞统的器重。
寒暄过后,曹操忽叹道:
“士元先生,我在许都时便闻阁下与诸葛亮齐名,世人称‘得一可安天下’。可那诸葛亮偏偏投效寇封,还令我折损十万大军。先生为何不追随寇封,反来我帐下?”
曹操生性多疑,虽看重庞统,却也不会轻易托付信任。此番试探,正是要揣度庞统的真实意图。
庞统听罢,莞尔一笑:
“明公莫非因诸葛亮之过,要迁怒于在下?”
不待曹操回应,他随即从容道:
“明公岂不闻‘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龙与凤乎?”
此言一出,曹操抚掌大笑:
喜欢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