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文课上花费的精力,往往是黄蓉的数倍。然而,一到下午的武课,尤其是《基础炼体诀》的修炼,他便如同换了个人。
马步沉稳,气息绵长,一招一式都蕴含着扎实的根基与厚重的力道。他修炼时那心无旁骛、持之以恒的劲头,连武课教习都暗自点头。
“郭靖,不错!《戊土培元诀》的‘厚重’之意,你已初得三味。保持住,意守丹田,感受大地之力!”武课教习洪亮的声音在演武场上回荡。
郭靖闷声应着,汗水顺着额角滑落,眼神却愈发坚定。
杨过则介于两者之间。他对理论的理解不如黄蓉深刻,但远超郭靖;在《基础炼体诀》的修炼上,他不如郭靖根基扎实,却胜在身法灵巧,善于变通。
他最大的兴趣似乎在天工院那些奇妙的机关造物和符文应用上,常常在实践课上提出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虽然大多不切实际,却偶尔也能让前来指导的匠师眼前一亮。
“杨过,你这想法……将清风符与传动灵枢结合,理论上或许能降低能量损耗,但实际操作中对符文稳定性要求极高,稍有偏差便会失衡……”天工院的一位年轻匠师看着杨过在沙盘上画出的草图,又是摇头又是点头。
三个性格迥异的孩子,在仙武学院这个小小的舞台上,各自闪耀着不同的光芒,也在这日常的学习与碰撞中,潜移默化地相互影响着。黄蓉的机灵偶尔会带动郭靖去思考一些“为什么”,郭靖的踏实也会让黄蓉在炫耀完自己的“高见”后,偷偷去把没练好的马步多站一会儿,而杨过的奇思妙想,则时常成为他们课后争论不休的有趣话题。
这一日放学,三个孩子结伴而行。黄蓉还在为今天在符文课上“大显身手”而得意,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郭靖一如既往地安静听着,偶尔憨憨地点头。杨过则撇着嘴,似乎对黄蓉的“理论派”有些不屑。
路过杨铁心家所在的街巷时,正看到穆念慈坐在院门前的石阶上,捧着一本《蒙学千字文》,小手指着上面的字,小声地、一字一顿地念着。夕阳的余晖洒在她专注的小脸上,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光。
黄蓉眼睛一亮,跑了过去:“念慈妹妹!你在认字呀?”
穆念慈抬起头,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甜甜的笑容,站起身:“蓉姐姐,靖哥哥,过哥哥。”她扬了扬手里的书,“娘亲说,要多认字,以后才能看懂更多书,学好本事。”
郭靖看着她手里的书,想起自己当初认字的艰难,感同身受地说道:“念慈妹妹,认字要慢慢来,别急。”
杨过也难得没有抬杠,只是瞥了一眼那书,道:“这《千字文》太枯燥,我那儿有本带图画的《山海异兽志》,明天带给你看,那个有意思。”
穆念慈眼睛亮晶晶的,用力点头:“谢谢过哥哥!”
看着穆念慈在杨家的照料下,渐渐褪去阴霾,融入仙武城的生活,黄蓉、郭靖和杨过心中都感到一种莫名的开心。
他们或许还不懂什么叫命运,什么叫救赎,但他们能感受到,这座城池,正在用它的方式,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温暖。
仙武城的下一代,正在这片充满灵气与希望的土地上,如同初生的树苗,迎着阳光雨露,茁壮成长。他们的笑声与汗水,交织成这座奇迹之城最动听的乐章,也预示着更加广阔而精彩的未来。
喜欢射雕之我为仙帝,当镇压此世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射雕之我为仙帝,当镇压此世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