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异草武夫阻路危
文华殿外的汉白玉石阶在午后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沈砚秋一步步踏下,官袍下的脊背依旧挺直,唯有袖中微微汗湿的掌心,透露出方才朝堂之上那不见刀光剑影,却凶险更甚的博弈。
“沈侍郎留步。”
一个略显尖细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带着几分皮笑肉不笑的意味。沈砚秋脚步未停,只是略缓,侧身看去。是司礼监随堂太监,王体乾,魏忠贤的心腹之一。
王体乾快走几步赶上,与沈砚秋并肩而行,脸上堆着程式化的笑容:“沈侍郎今日在朝堂上,可是好一番慷慨陈词,连九千岁都夸您……嗯,胆识过人呐。”
沈砚秋面色平静,目光扫过王体乾那保养得宜、却透着精明算计的脸:“王公公过誉。沈某不过是为陛下分忧,为辽东将士谋一条活路,尽人臣本分而已。”
“本分,嘿嘿,好一个本分。”王体乾干笑两声,声音压低了些,“只是沈侍郎,您这‘本分’里,又是西洋异草,又是边军女将,动静是不是太大了点?九千岁让咱家问问您,那劳什子玉米,当真可靠?万一在辽东种坏了,颗粒无收,您那项上人头,可就不只是赌注,而是真要落地了。”
来了。沈砚秋心道,魏忠贤的反击,比预想中来得更快,更直接。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抬眼望向宫门外那片象征着权力倾轧的朱红宫墙,语气淡然:“玉米是否可靠,徐光启徐大人的试验数据,米脂试种的成效记录,方才在殿上已然呈明。陛下圣心独断,已准推广。至于秦参将,其能力与忠诚,陛下亦有明鉴。王公公若有疑虑,何不方才在殿上直言?”
王体乾被他这不软不硬的话顶得一噎,脸上笑容僵了僵,随即又扯开来,带着一丝阴冷:“沈侍郎伶牙俐齿,咱家说不过你。不过,九千岁也是一片好心提醒。辽东那地方,可不是京城,更不是米脂那等小地方。地头蛇盘踞,关系错综复杂,又有后金虎视眈眈。您这‘临机专断’之权听着威风,可一个不好,就是万劫不复。九千岁惜才,不愿看您这般的干才,折在那些蛮荒之地。”
这话里的威胁与“好意”交织,几乎不加掩饰。沈砚秋停下脚步,转身正对着王体乾,目光清亮而锐利:“沈某多谢九千岁挂怀。然,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辽东再险,总有将士在那里抛头颅洒热血。沈某既受皇命,便没有畏缩不前的道理。至于地头蛇还是过江龙,沈某行事,但求问心无愧,依法依规,若有人欲阻挠军国大事,自有陛下钦赐之权应对。”
他特意加重了“陛下钦赐”四字,堵得王体乾脸色微沉。
“好,好一个问心无愧!”王体乾拂袖,语气彻底冷了下来,“那咱家就拭目以待,看沈侍郎如何用那西洋异草,和那女流之辈,在辽东变出粮食来!告辞!”说罢,不再多言,冷哼一声,转身快步离去,背影透着浓浓的不悦。
沈砚秋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宫门拐角,眼神微凝。魏忠贤的警告已经送到,接下来的明枪暗箭,只怕会接踵而至。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波澜,继续向宫外走去。当务之急,是尽快将朝议定下的事情落到实处。
刚出承天门,早已等候在外的苏清鸢便迎了上来。她今日穿着一身素雅的襦裙,发髻简洁,唯有眼神一如既往的沉静干练。
“大人。”她低声唤道,递上一份卷宗,“您要的,近五年辽东各级官员考评、背景,以及主要乡绅、将门的关系脉络,初步整理出来了。还有一些……关于崔呈秀在辽东安插人手的风声。”
沈砚秋接过卷宗,并未立即翻看,一边走向等候的马车,一边问道:“徐先生那边联络了吗?”
“已派人去送信了。按大人吩咐,请求徐先生尽快遴选精通农事、尤其是熟悉新作物的门生,并筹措第一批玉米种子和相关农书图谱。”苏清鸢语速平稳,条理清晰,“另外,也按您的意思,给秦将军去了信,告知朝议结果,请她提前在辽东物色适合军屯、且相对安稳的区域,并留意军中可能存在的阻力。”
“很好。”沈砚秋颔首,对苏清鸢的效率感到满意。他登上马车,苏清鸢也跟了上来,车厢内空间不大,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草药气息。
马车缓缓启动,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规律的声响。沈砚秋这才翻开苏清鸢整理的卷宗,目光迅速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人名、关系和简要注记。辽东的水,果然比他想象的更深。将门、官绅、甚至还有隐约与蒙古部落、后金有牵扯的豪商,盘根错节。而崔呈秀的名字,及其几个亲信、姻亲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几个关键的军需、屯田职位旁。
“崔呈秀的手,伸得比预想的还长。”沈砚秋指尖点着一个名字——辽东都司经历司经历,赵德安,注记着“崔呈秀妻弟”,“看来,咱们还没到辽东,就已经有人准备好‘欢迎’我们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