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挥了挥手,对身后下属命令道:“将这三个匪类捆了,带回衙门细细审问!看看赵万春还有哪些余党,背后是否另有主使!”
“是!”几名锦衣卫轰然应诺,利落下马,拿出绳索便开始捆绑地上三人,动作干净利落。
那千户这才转向沈砚秋,语气缓和了些:“沈举人受惊了。本官姓陆,忝为锦衣卫浙江清吏司千户。近日正在查办几起粮商勾结地方、滋扰民生之案,赵万春旧案亦在核查之列。今日巡至附近,听闻线报此处或有异动,故而赶来,没想到正遇此事。”
沈砚秋心中了然,原来如此!李嵩的示警,这陆千户的“恰巧”出现,恐怕并非全然巧合,背后或许有李嵩或其人际网络的运作,意在借锦衣卫之力为他扫清障碍,同时也顺势清理赵万春的残余势力。他再次躬身:“原来如此!学生多谢陆大人救命之恩!”这一次,感谢真心实意。
陆千户摆了摆手,目光在沈砚秋身上又转了一圈,忽然道:“沈举人胆识过人,应变机敏,可有兴趣入我锦衣卫效力?虽非科举正途,却也是报效朝廷、肃奸惩恶的一条捷径。”
沈砚秋心中一震,没想到对方会直接招揽。他立刻收敛心神,没有丝毫犹豫,拱手婉拒,言辞却极为恳切:“陆大人厚爱,学生感激不尽。然学生寒窗十载,志在科举,以期他日能牧民一方,解民生之困。若侥幸得中,为官一方,必与大人同心,共治奸邪,还地方清明。”他巧妙地将未来的合作可能性点了出来。
陆千户闻言,非但没有不悦,反而哈哈一笑,眼中欣赏之意更浓:“好!有志气!读书人若都能如你这般,心中有民,手中有策,何愁天下不定!”他不再提招揽之事,从腰间解下一块非金非木、刻着繁复花纹的腰牌,递给沈砚秋,“此乃我锦衣卫信物,你带在身上。赴京路上,若再遇不开眼的宵小阻拦,出示此牌,地方官府及驿递关卡,当会行个方便。”
沈砚秋双手接过,只觉腰牌入手微沉,带着一丝冰凉的金属质感。他深知这块腰牌的分量,这不仅是护身符,更代表着一条直通大明特务中枢的潜在人脉。他郑重收好,再次深深一揖:“学生拜谢陆大人!”
“不必多礼。”陆千户看了看天色,“此地不宜久留,沈举人还是尽快赶路吧。这些匪类,自有本官处置。”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京城水深,举子尤需谨言慎行。望你好自为之,他日若有缘,京城再见。”
说罢,不再多言,勒转马头,指挥着手下押解着三名俘虏,蹄声嘚嘚,很快便消失在暮色渐沉的官道尽头。
江畔再次恢复了寂静,只余风声浪声,以及空气中尚未完全散去的淡淡血腥味。沈砚秋独立原地,指尖摩挲着怀中那块崭新的锦衣卫腰牌,冰凉坚硬的触感不断提醒着他刚刚发生的一切。赵万春的临死反扑已被化解,甚至还意外结下了锦衣卫的善缘。然而,陆千户最后那句“京城水深,谨言慎行”的告诫,却像一块沉重的石头,投入他心湖深处。
他看着锦衣卫人马消失的方向,眉头缓缓蹙起。这赴京之路,方才渡过一劫,前路的波澜,只怕会更加汹涌莫测。
喜欢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