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上海,热浪如同实质般包裹着城市。阳光炙烈,柏油路面蒸腾起扭曲的空气波纹,连蝉鸣都显得有些有气无力。凌空与苏暮雨的小家,依靠着空调的持续运转,维持着清凉的堡垒。然而,生活的河流并不会因外界的炎热而停滞,它依旧带着自身的节奏,流淌出新的涟漪与深度。
、“‘意外’插曲:苏暮雨的急性肠胃炎与凌空的‘看护’模式”
七月底的一个深夜,熟睡中的凌空被身侧苏暮雨压抑的呻吟声惊醒。打开床头灯,只见她脸色苍白,额头上沁出细密的冷汗,双手紧紧按着小腹。
“暮雨?怎么了?”凌空瞬间清醒,睡意全无。
“肚子……好痛……”苏暮雨的声音虚弱,带着痛苦的颤音,“还有点想吐……”
凌空的心猛地一沉。他迅速起身,摸了摸她的额头,没有发热,但看她痛苦蜷缩的样子,判断很可能是急性肠胃炎——可能是白天在公司吃了不干净的外卖,或者晚上那盘他尝试的新菜式“香芒辣炒虾”过于刺激(他事后懊恼地认为后者可能性更大)。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说道:“我们去医院。”
他利落地帮她换上方便外出的衣服,自己则迅速套上T恤短裤,拿起手机、钱包、医保卡,弯腰将已经疼得有些虚脱的苏暮雨打横抱起。苏暮雨下意识地搂住他的脖子,将滚烫的脸颊埋在他颈窝,感受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和步伐,心中的恐慌莫名减轻了几分。
深夜的急诊室灯火通明,充斥着各种声音和气味。凌空抱着苏暮雨,步伐稳健而快速地穿梭其中,挂号、候诊、向医生清晰冷静地描述症状。他全程紧握着苏暮雨的手,在她因为抽血而紧张时,用指腹轻轻摩挲她的手背;在她蜷缩在观察室的病床上等待化验结果时,默默地去接来温水,用棉签蘸湿,小心地滋润她干裂的嘴唇。
诊断结果果然是急性肠胃炎。需要输液。当护士将针头刺入苏暮雨手背的血管时,凌空一直站在床边,挡住了她的视线,低声说着:“很快就好,别怕。”他的声音有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
输液持续了几个小时。凌空就坐在病床旁的硬塑料椅子上,毫无睡意。他时而查看输液瓶的余量,时而调整一下滴速,大部分时间,只是静静地看着苏暮雨因为药物作用而逐渐舒缓、沉沉睡去的面容。医院走廊的灯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他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心疼与专注。在这一刻,什么算法、什么项目进度,都被他完全抛诸脑后。他的整个世界,仿佛就缩小到了这张病床,和床上这个需要他守护的人。
【技能面板提示:触发紧急看护情境。‘应急处理’能力得到实践,经验+15。‘情绪安抚’(特定对象)能力隐性提升。对伴侣健康状况的关注度与责任感显着增强。】
苏暮雨在迷迷糊糊中,能感觉到那只始终握着她的、温暖而干燥的手。即使是在睡梦中,这份踏实的安全感也从未离开。她从未像此刻这样清晰地感受到,这个平日里理性甚至有些“木讷”的男人,在关键时刻所迸发出的可靠与温柔。这种温柔,不是言语上的嘘寒问暖,而是行动上的无微不至和沉默坚定的陪伴。
天亮时,苏暮雨的症状大大缓解。凌空叫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她接回家。接下来的两天,他向实验室请了假,开启了全方位的“看护”模式。他严格按照医嘱准备清淡易消化的白粥、烂面条;定时提醒她吃药;不允许她碰任何工作,连手机都限制使用时间;在她休息时,他会坐在床边看书,或者处理一些不费神的邮件。
苏暮雨看着他在厨房为自己熬粥时那专注的背影,看着他因为熬夜而泛着血丝却依旧温柔的眼睛,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暖流。这场突如其来的病,像一次不期而至的考验,却让他们看到了彼此关系中更深层的东西——依赖与被依赖,守护与被守护。病愈后,苏暮雨觉得,他们之间似乎又多了一层无形的、名为“患难与共”的纽带,更加坚韧,也更加亲密。
、“‘旧友’重逢:实验室聚餐与‘不一样’的凌空”
八月初,凌空所在实验室的团队,因为一个重要的合作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组织了一次聚餐庆祝。不同于以往正式的会议或报告,这次是相对轻松的团队建设活动,组织者特意说明可以带家属。凌空几乎没有犹豫,就询问苏暮雨是否愿意一同前往。
“好啊,”苏暮雨欣然答应,带着一丝好奇,“我也很想见见你每天提到的卢卡、维杰克,还有那位传说中的施密特教授(虽然知道他不会来这种场合)。”
聚餐地点选在了一家氛围轻松的德式啤酒花园,算是迎合了实验室几位国际成员的口味。当凌空牵着苏暮雨的手出现时,立刻引起了同事们的注意。来自意大利的卢卡最先热情地迎上来,用带着浓重口音的中文说道:“凌!这位美丽的女士,一定就是暮雨吧!终于见到真人了!”他夸张地行了一个绅士礼,逗得苏暮雨笑了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