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程野点点头,“以后咱跟竹编厂的合作,得更实在点,不能让人家吃亏。”
俩人正说着,刘芳骑着电动车风风火火地来了,车筐里装着几张大红纸和一盒浆糊:“程野,晚星,我从镇上买了红纸,咱在作坊门口贴副对联,显得喜庆点,那老板来了,一看就有精气神!”
“还是刘芳想得周到!”晚星接过红纸,“走,咱现在就贴去!”
作坊门口的老槐树上,挂着两个红灯笼,是上次过年的时候剩下的,晚星找了根竹竿,把灯笼擦干净挂上去,刘芳则在红纸上写对联——上联是“巧手编织乡村梦”,下联是“匠心点亮致富路”,横批是“东河腾飞”。程野站在旁边,看着刘芳一笔一划地写,心里头暖洋洋的。
不一会儿,婶子们都来了,看见门口的对联和灯笼,都围过来看热闹。张叔笑着说:“刘芳,你这字写得越来越好了!比镇上的先生写得还漂亮!”
“张叔,您别夸我,我就是瞎写的。”刘芳有点不好意思,“主要是咱这作坊有奔头,我写的时候,心里也敞亮。”
李婶拎着个篮子走过来,里面装着刚蒸好的馒头,还有一碟咸菜:“大家先吃点早饭,垫垫肚子,一会儿好干活。今天可得把活干得漂亮点,让那老板看看咱的本事!”
婶子们围坐在院子里,吃着馒头,聊着天,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程野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里突然有个念头——就算那老板不合作,就算新厂房盖不起来,能让这么多村民开开心心地干活,能让东河村变得这么有生气,他这趟回来,也值了。
正吃着早饭,晚星的手机响了,是市里的企业老板打来的。她赶紧接起:“张总,您好!”
“晚星女士,你好。”电话里的声音很沉稳,“我临时有点急事,原定后天去考察,改成今天上午了,大概十点钟到,你看方便吗?”
晚星心里“咯噔”一下,挂了电话,脸色有点发白:“程野,张总今天上午十点就来,还有一个小时不到了!”
程野手里的馒头差点掉在地上:“这么急?咱的展示台还没摆好,样品也没整理完,咋办?”
“还能咋办,赶紧干!”刘芳第一个站起来,“婶子们,都别吃了,赶紧去仓库搬样品,摆展示台!张叔,您跟我去搬桌子,把堂屋的大桌子挪出来,铺块红布,显得正式点!”
“我去擦样品!”李婶放下馒头,拎着篮子就往仓库跑。
“我去烧开水,一会儿老板来了,得有热水喝!”王婶也跟着忙活起来。
程野和晚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急,但更多的是默契。程野抓起外套:“我去村口等,万一张总的车找不到路,我好带路。晚星,你在这儿盯着,把展示台摆好,别慌,有我呢!”
“嗯!”晚星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婶子们,别慌,咱们分工合作,肯定能赶在张总来之前弄好!”
程野骑着电动车,飞快地往村口赶。路上遇到村里的老支书,老支书问他干啥去,他简单说了句“市里老板来考察,我去接”,老支书一听,赶紧说:“我跟你一起去!咱东河村的事,我也得在场!”
俩人刚到村口,就看见一辆黑色的商务车开了过来,车窗摇下来,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探出头,笑着问:“请问是东河村的程野程老板吗?”
“是我!张总,您好!”程野赶紧迎上去,握手,“一路辛苦您了,我带您去作坊。”
张总下了车,身后跟着两个年轻人,一个拿着笔记本,一个扛着摄像机。张总笑着说:“程老板,不好意思,临时改了时间,没给你们太多准备时间。这位是我的助理小李,这位是摄影记者,想拍点素材,宣传一下乡村振兴的典型,你不介意吧?”
“不介意!不介意!”程野赶紧说,“欢迎您来考察,也欢迎记者同志来拍!”
老支书也上前,握着张总的手:“张总,我是东河村的老支书,感谢您来咱村考察,咱村能有今天,全靠程野这小子和晚星姑娘,还有这帮村民的努力!”
张总笑着点点头:“早就听说东河村有个年轻的带头人,今天特地来看看。走,咱们去作坊瞧瞧。”
程野心里有点打鼓,不知道晚星他们能不能赶在前面把展示台摆好。他一边带路,一边跟张总介绍:“张总,咱这作坊是用村里的老仓库改的,虽然简陋,但婶子们都是老手艺人,编出来的东西,质量绝对有保证。”
“我看出来了,”张总看着路边的稻田,“这村子环境不错,空气也好,很适合发展手工产业。现在城里的人,就喜欢这种原生态的手工艺品,有温度,有故事。”
说话间,就到了作坊门口。程野抬头一看,心里顿时松了口气——晚星他们已经把展示台摆好了!堂屋的大桌子上铺着块红布,上面整整齐齐地摆着各种样品:“农耕四季”放在最中间,旁边是五颜六色的端午香囊,还有迷你农具、小粽子、龙舟摆件,每一件都擦得干干净净,透着亮。晚星和婶子们站在旁边,都穿着干净的衣服,脸上带着笑,一点都看不出刚才的慌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时光里的细水流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时光里的细水流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