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能见天地……”马骥喃喃自语,第一次对这句话有了一点切身的感悟。这园子不大,但通过巧妙的设计,却让人感觉意境无穷,仿佛容纳了整个天地;人的心境或许也是如此,不需要拥有全世界,只要内心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而丰富的园子,便足以安身立命。
他想找文震亨聊聊,表达一下自己这点粗浅的感悟。他觉得,文震亨是最能理解他的人,虽然他的表达可能依旧笨拙,依旧充满了现代词汇,但他相信文震亨能听懂他的真诚。
马骥起身离开了“与谁同坐轩”,沿着熟悉的路径向“远香堂”走去。此时夕阳已经落山,天空渐渐暗了下来,园子里亮起了一盏盏灯笼,暖黄的光芒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如梦似幻。
“远香堂”是拙政园的核心建筑,也是文震亨最喜欢的地方之一。马骥走到堂前,果然看到文震亨正坐在堂内的书案前看书,案上点着一盏油灯,昏黄的灯光照亮了他的脸庞,显得格外宁静而专注。
马骥轻轻推开堂门,走了进去。文震亨听到动静,抬起头,看到是马骥,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的神色,随即笑着说道:“马小哥,这么晚了,怎么还没休息?”
“文先生,我想跟您聊聊。”马骥走到书案旁,有些局促地说道。
“哦?想聊什么?”文震亨放下手中的书,示意他坐下,“是不是还在为杜鹃花的事情自责?”
“不是的,文先生。”马骥摇了摇头,在书案旁的椅子上坐下,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说道,“我想了想……觉得这园子,好像不只是个住的地方,或者好看的地方。它更像是个……嗯……精神充电站?或者是个……造梦空间?”
他停顿了一下,努力寻找合适的词语,继续说道:“在这里待着,能让心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都安静下来,好像能跟更远、更大的东西连在一起。比如坐在‘与谁同坐轩’里,看着窗外的竹影和水面,就觉得心里特别平静,所有的烦恼和浮躁都不见了。还有下雨的时候,躲在廊下看雨打荷叶,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特别纯粹、特别美好。”
“我以前觉得,园子就是用来让人欣赏的,好看就行。但现在我发现,不是这样的。这园子更像是一个……一个精神的家园。文先生您在这里读书、画画、品茶,远离官场的纷争,就是在寻找一种心灵的宁静和自由,对吗?”
“就像您说的‘渔樵耕读’,这园子就是您的‘渔樵耕读’,是您的桃花源。虽然我还是说不清楚这种感觉,但我觉得……挺好的。在这里,我好像能感受到一种不一样的力量,让我变得平静,变得踏实。”
马骥努力避免使用太多现代词汇,但说出来的话依旧有些不伦不类,甚至有些语无伦次。他不知道文震亨能不能听懂他的意思,心里有些忐忑。
文震亨静静地听着马骥的话,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惊讶,渐渐变成了欣慰。他从马骥略显笨拙、语无伦次的语言中,听出了一丝真诚的感悟。虽然马骥的表述依旧带着浓浓的“马骥风格”,充满了他自己都解释不清楚的现代概念,但那份对园林精神内核的触碰,那份对宁静、自由、精神富足的追求,是真实不虚的。
文震亨脸上露出了许久未见的、发自内心的欣慰笑容,他点了点头,语气郑重地说道:“马小哥,你能作此想,便是入了此园真境的第一步。园林之妙,正在于此。它不在于眼目之娱,而在于心性之养;不在于物质之丰,而在于精神之足。”
“古人造园,并非为了炫耀财富,而是为了寄托情感,安放心灵。在这方寸之间,他们可以模拟自然山水,构建理想世界,与天地精神往来。在这里,没有官场的倾轧,没有世俗的纷争,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你能静心体味到这一点,说明你已经不再把这园子仅仅当作一处景致,而是真正走进了它的内心,感受到了它的灵魂。这是很多文人雅士穷其一生都未必能达到的境界,你能在短短两个月内有所感悟,甚好,甚好。”
这是文震亨第一次对马骥表达了如此明确而高度的赞许。马骥看着文震亨真诚的笑容,心里也松了一口气,泛起一丝微妙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虽然过程磕磕绊绊,闹剧百出,但他似乎……终于摸到了一点这江南文化的门边,终于理解了文震亨他们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文先生,谢谢您。”马骥真诚地说道,“我以前太肤浅了,总觉得什么事情都很简单,总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通过这段时间的经历,尤其是杜鹃花那件事,我才明白,任何一门艺术、一种文化,都有其深厚的底蕴和内在的规律,不能仅凭一时的兴致就随意摆弄。以后我会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努力提升自己。”
“很好,马小哥,你能有这样的认识,就是最大的进步。”文震亨点了点头,“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必急于求成。以后有什么感悟或者疑问,随时都可以来找我聊。”
两人又聊了许久,从园林的精神内核,聊到人生的理想追求;从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聊到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马骥绘声绘色地向文震亨描述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压力,以及人们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文震亨则向马骥讲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不知不觉,夜色已深。马骥起身告辞,走出“远香堂”,晚风拂面,带着阵阵草木的清香。他抬头望去,天空中繁星点点,月光皎洁,照亮了园中的亭台楼阁,景色格外迷人。
他胸口的挂坠,在马骥内心感悟升华的这一刻,传来了前所未有的、深沉而圆融的悸动。它仿佛饱饮了这园林作为“精神栖居地”所散发出的本源能量,对“有限中的无限”“天人合一”的哲学有了深刻的共鸣,光芒内蕴,气息悠长,变得愈发温润而有力量。
马骥摸了摸胸口的挂坠,感受着它的悸动,心中一片宁静与坚定。他知道,这段拙政园的经历,将会成为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影响他未来的人生道路。
喜欢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