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节 我们是谁?基因的容器还是命运的主宰?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时刻:深夜加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看着窗外霓虹闪烁,突然停下脚步问自己——我这一整天的奔波,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还是为了让银行卡里的数字多添几位数?是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还是只是本能地跟着人群向前走,连方向都没来得及看清?
我们总以为自己是生命的主人,是命运的主宰。从学会走路的那天起,就被告知“你要掌控自己的人生”;长大后在课堂上、职场里,听到最多的话也是“靠自己才能改变命运”。我们努力学习、拼命工作,为了升职加薪熬夜改方案,为了买更大的房子省吃俭用,为了在社交场合更体面精心打扮——可如果告诉你,这一切看似自主的选择背后,可能藏着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操控,你会相信吗?
这双“手”,就是我们体内的基因。
想象一下,你是一座精心建造的宫殿,而基因就是住在宫殿深处的国王。你每天打扫宫殿、装饰外墙、抵御外敌,看似是在维护自己的家园,实则是在为国王提供安稳的生存环境。国王从不亲自露面,却通过一道道隐秘的指令,决定着宫殿该朝着哪个方向扩建,该储备多少粮食,甚至该和哪些其他宫殿建立联系。更残酷的是,这座你耗尽一生守护的宫殿,终有一天会倒塌,可国王却能提前把自己的“信物”传递到新的宫殿里,继续在新的地方延续生命——这就是基因与我们的关系:基因是永恒的,而我们的肉身,不过是它暂时寄居的容器,是它实现“永久生存”目标的生存机器。
这个观点听起来是不是有些颠覆?毕竟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认知都是“人是万物之灵”,是宇宙的中心。远古时期,人类认为地球是宇宙的核心,太阳、月亮都围绕着地球转;后来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打破了这种自我中心的幻想,让我们知道地球只是太阳系里一颗普通的行星;而《自私的基因》这本书,则进一步撕开了一层更残酷的真相——我们连自己身体的“中心”都不是,只是基因用来复制和传递自己的工具。
就像你养了一盆花,每天浇水、施肥、晒太阳,看着它发芽、开花、结果,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是这盆花的主人。可实际上,花的生长、开花、结果,都是基因在背后指挥:它让根拼命往下扎,是为了吸收更多养分来支撑种子的发育;它让花朵绽放出鲜艳的颜色、散发迷人的香气,是为了吸引蜜蜂蝴蝶来传播花粉;它让果实长得饱满甘甜,是为了让动物吃掉后,把种子带到更远的地方生根发芽。你以为自己在“养”花,其实是花的基因在利用你的照顾,完成它“繁衍后代”的使命。我们人类,和这盆花没什么本质区别——只不过我们比花更复杂,能思考、会说话,所以才误以为自己是“主宰”,而不是“工具”。
“我们策马扬鞭八千里,却可能只是基因的提线木偶。”这句话读起来让人心里发凉,可仔细想想,生活里到处都是基因操控的痕迹。
为什么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被“催婚催生”?表面上看是社会习俗、家庭压力,可深层原因,是基因在催促我们“传递自己的遗传物质”。基因的唯一目标,就是让自己尽可能多地复制、流传下去,而婚姻和生育,是实现这个目标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哪怕你觉得“一个人过也很好”,内心深处还是会隐隐受到“要结婚、要生孩子”的念头影响;哪怕养孩子要付出巨大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很多人还是会选择成为父母——这不是“你”的选择,更像是基因植入你身体里的“程序”,到了特定的阶段,就会自动触发。
为什么我们会忍不住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想买更贵的衣服、更豪华的房子、更高级的汽车?表面上看是“追求品质”“实现自我价值”,可背后也有基因的影子。在原始社会,拥有更多的食物、更安全的住所,意味着更大概率能存活下来,也更容易吸引异性,从而有机会传递基因。这种“追求更多资源”的本能,被基因刻进了我们的DNA里。到了现代社会,食物和住所不再稀缺,但基因的“程序”还在运行,所以我们会把“更多资源”转化成衣服、房子、汽车这些东西,继续被这种本能驱动着向前跑。
甚至连我们的情绪,都可能被基因操控。为什么看到孩子受伤会心疼?为什么看到亲人离世会难过?为什么看到危险会害怕?这些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因为了保护我们、保护“遗传物质”而设计的。心疼孩子,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照顾后代,确保基因能传递下去;难过亲人离世,是为了让我们珍惜身边的人,维持群体关系——而群体生活能提高我们的生存概率;害怕危险,是为了让我们远离伤害,保证自己能活得更久,有更多机会完成“繁衍使命”。我们以为自己的情绪是“真实的”“自主的”,可其实这些情绪,都是基因给我们戴上的“枷锁”,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为它服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