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军之强,一日千里。
如今之势,俨然已有独霸江东之象,不出数载,或将与荆州分庭抗礼。
“诸君。”
刘表缓缓开口:“江东的时代,怕是要终结了。”
蒯良叹息:“主公,赤壁军势不可挡,王政南统合江东只是早晚之事。
当务之急,唯有厉兵秣马,以备将来。”
“言之有理。”
刘表目光幽远,望向南方天际。
蒯良抬首进言:“主公,近闻庞山民在南阳声名鹊起,黄祖于江夏恐怕已难安枕。”
“哼。”
刘表轻笑一声。
黄祖与庞家相争,正合州牧府之意。
胜负未定之际,亦可为蔡瑁练兵争取时日。
数日后。
丹阳县外,赤壁大营之内。
军议司及内政五部要员尽数列席帅帐。
乔蕤、黄齐等人神色昂扬。
前番大捷之后,刘繇所辖州牧军已然溃不成军,不堪再战。
“主公。”
乔蕤拱手禀报:“周将军已赴任豫章太守,其工部事务暂由我代管。”
“嗯。”
王炅微微点头,神情冷峻。
鲁肃上前一步,恭敬道:“如今严白虎一众盘踞秣陵,是否当挥师进击?”
“不必着急。”
王炅抬手制止,声音低沉而坚定:“即日起,黄齐调任丹阳太守,廖化升为丹阳都尉,军政分立。
第一军团仍驻丹阳,防备淮南异动。”
“遵命!”
廖化躬身领令。
黄齐脸色微变,迟疑道:“主公,正值用兵之时,兵部若无人主理,恐运转不畅。”
“子瑜。”
王炅目光转向诸葛瑾,“你暂摄兵部。”
随即又看向黄齐,语重心长:“你出身寒微,这两年执掌兵部尚可,故特将你派往丹阳历练。
望你谨记,他日司天监听案之上,莫要见你的过失之录!”
“属下明白!”
黄齐顿时汗出如浆。
忠心虽可昭天地,然权位当前,谁又能全无私念?
“罢了。”
王炅语气稍缓,沉声道:“你既为丹阳太守,治理百姓须用心筹划。
将来赤壁军立足江东,中枢或将设于秣陵。”
“是!”
黄齐眼中精光闪动。
若江东安定,中枢落于丹阳,此地便如同当年的京兆、河南尹一般,乃国之心腹。
“子义、元俭。”
王炅俯视二人,“明日起,你们分兵两路,收复丹阳诸县,最终会师秣陵。
若严白虎敢出城迎战,就合力围歼。”
“遵命!”
太史慈与廖化齐声应诺。
“咚、咚、咚——”
王炅指尖轻叩案几,语气淡然却透着威压:“善政推行,须与豫章并进。
无论用何手段,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我军政令、律法遍及丹阳每一乡每一镇。”
“谨遵军令!”
众人齐声回应。
“赵毅。”
王炅眸光深邃,“你即刻赶赴曲阿,并传令乌程黄汉升,命其率军横渡太湖,直扑州牧府,务必将刘繇等人押送至秣陵。”
“得令!”
赵毅抱拳领命。
“退下吧。”
王炅目光扫过帐中众人。
“喏!”
众人依次退出帅帐。
此刻赤壁军虽已有席卷江东之势,但仅凭铁骑横扫终非长久之计,内治之功同样不可偏废。
因此,内政五部压力倍增,尤以吏部最为吃紧,官吏储备已显匮乏。
次日清晨。
东方破晓,朝霞染江。
第一军团为左翼,沿江水东进,直指秣陵;
第二军团为右翼,经句容、江乘诸县,向秣陵迂回包抄。
与此同时。
司天监密信传至乌程。
潜伏吴郡多年的暗探即将启动,将成为瓦解州牧府的最后一击。
赤壁军兵锋所向,百姓惶惑,各县官吏观望不定。
这一战的结果,将决定未来是王炅还是刘繇主宰江东。
不过六日之间。
廖化与太史慈连克八城以上,所到之处,旧旗尽落,新政立施,乡镇县邑皆归赤壁军管辖。
秣陵城中,风声鹤唳。
“王政南……”
严白虎立于城头,远眺烟尘滚滚而来,神色复杂,“兵势竟如此凌厉。”
“如何?”
樊能忍不住发问。
严白虎苦笑摇头:“我们不及孙伯符远矣。
而王政南竟能逼得孙策仅率残部仓皇退回淮南,你真以为我们还能挡住这支大军?”
“……”
樊能面色阴沉。
严白虎摆了摆手,语气平静:“先守城,等州牧府消息便是。”
“唉。”
樊能轻叹一声。
樊能轻叹一口气。
兴平二年,
八月。
秣陵再次被围。
这一回,州牧府兵力枯竭,无力驰援。
曲阿城内,人心浮动。
许劭、许贡等人低头不语。
喜欢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