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顿时冷静下来,怒火压入胸中。
孙策双目通红,咬牙切齿:“难道我们只能龟缩营中,坐视仇人得意?”
“伯符。”
周瑜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惧:“州牧府中有高人布局。
倘若朱治将军尚能在吴郡呼应,我们或可趁赤壁军未及反应之际,奇袭斩杀刘繇。
可惜……一切已迟。
没想到对方出手如此狠决,竟将我们的后路彻底斩断!”
“该死!”
孙策怒不可遏,拳头砸向案几。
吴景皱眉问道:“刘繇当真会联合王政南,共击我军?”
“难说不会。”
周瑜目光深远,冷笑一声:“我们本是从淮南而来,在刘繇和王政南眼里,终究是外人。
驱逐我们,合乎情理。
更何况,我军现处丹阳腹地,正夹在其二者之间。”
“唉……”
帐中众人无不叹息。
孙策默然良久,终是开口:“眼下困局已成,唯有破局而出,方能活命!”
“正是!”
诸将齐声应和。
“议事!”
孙策转身步入帅帐,嗓音嘶哑:“厚葬朱治一家,我要让他们魂归丹阳,亲眼看着我如何踏平江东,取刘繇项上人头,血祭英灵!”
“喏!”
众将肃然领命。
中军大帐内,文武齐聚。
孙策端坐主位,眸光如刀,杀意凛然。
周瑜裹着锦袍,立于左首,沉声道:“王政南乃猛虎,刘繇此举,实为引狼入室,恐怕非但无利,反受其噬。”
“此话怎讲?”
孙策眉头紧锁。
周瑜冷笑道:“秣陵屯兵万余,却始终闭城不出。
原本州牧府是想看我军与赤壁军相争,坐收渔利。
不料王政南转而南下,收复宛陵以南之地,反倒避开了正面交锋。
如今送来朱治首级,不过是激我们将兵力投入秣陵之战罢了!”
“可恨!”
程普愤然握拳。
周瑜继续道:“秣陵城坚池深,强攻难下。
一旦久战,粮道难继,赤壁军必定顺江而上,直扑丹阳大营。
届时我军进退失据,江东再无立足之地!”
“嘶——”
众人倒抽一口凉气。
此时才恍然醒悟:若方才贸然出兵,恐已全军覆没。
“可怕……”
孙策心中首度生出忌惮,对刘繇刮目相看。
“伯符。”
周瑜凝神思虑,缓缓道:“斥候刚报,王政南已挥师北上,进驻宛陵。
赤壁两大军团镇守要地,连荆州降将黄汉升也已统兵参战。
预计宛陵集结之兵,近三万之众。
此军不可轻动。”
“三万?!”
孙策心头巨震。
他整合吴景、孙贲部众,不过两万余人。
而王政南仅在一地便聚兵三万,更有豫章为后援,兵源不断,确实难以抗衡。
“公瑾。”
程普转向周瑜,“可有良策?”
周瑜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分兵而行。
一路沿江而下,佯攻秣陵,牵制刘繇;一路留守丹阳,扼守江防,防备赤壁军顺流突袭。”
“分兵?”
“此非上策啊……”
众人面露犹豫。
无论攻秣陵还是击宛陵,皆是坚城硬仗。
分兵而进,攻势必弱,易陷僵局。
而这,正是他们最怕的局面——兵少、粮缺,拖得越久,败得越惨。
“伯符。”
周瑜语气凝重:“若不愿分散兵力,唯有固守营垒。
如此一来,袁术势必将增兵江东,可届时他的部将能否全身而退,就难说了。”
“向淮南求援。”
孙策眼神变幻不定。
独掌江东,还是与袁术共分权柄?这一步踏出,便是深渊。
……
江东局势错综复杂。
刘繇以州牧之名高举大义旗帜,占据道义高地。
王炅的赤壁军盘踞一郡,兵势正盛,锋芒毕露。
孙策不过是渡江而来的孤舟,在惊涛骇浪中飘摇不定,随时可能倾覆。
向淮南求援。
迎袁术兵马入江东。
此计实属无奈,乃万不得已之举。
“主公。”
吴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孙贲直言不讳:“公瑾,倘若袁术派大军进驻,日后我们是以主公为尊,还是听命于淮南将领?”
“诸位。”
周瑜轻叹一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如今我们难以同时抗衡两方,自保尚且艰难,何谈主动出击?难道真要放弃江东?”
“放弃?”
众人脸色骤然阴沉。
多少兄弟战死沙场,几经血战才换来今日立足之地。
朱治一族已为此丧命,岂能就此抽身离去?
“够了。”
喜欢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