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舒笑着问道:祖父的意思是让孙儿重用曹休、曹真、夏侯尚等人?曹操默然点头。他自然不会 曹舒任用这些人,选择权在曹舒手中,他只是提醒而已。
祖父放心,有才能的人孙儿自会任用。不过比起完全依赖宗室将领,孙儿有个更好的办法。曹操急切追问:什么办法?快说!曹舒却卖起关子:这个办法日后再告诉祖父。现在当务之急是尽快平定公孙渊和能臣抵之的叛乱。
说到此处,曹舒眼中闪过寒光。这两人谋反虽有河北世家挑拨,但本身也是野心勃勃。历史上公孙渊的叛乱曾导致曹舒错失铲除司马懿的良机。如今河北世家已被压制,但这两个祸患仍在。作为大汉最后一任司空,曹舒决不容许他们继续作乱。
曹操突然警觉:舒儿,你该不会又想亲自领兵出征吧?你刚从荆州回来不久。
“阿翁不愿让你再上战场。”
“若身子累垮了该如何是好?”
老曹忧心曹舒的健康。
曹舒虽未满二十,却已历经沙场。
他的功绩,曹营上下皆看在眼里。
无需靠平定公孙渊或能臣抵之来增添战功。
放眼曹营,除老曹外,谁敢与曹舒比肩?
然而,曹舒只是轻笑:
“阿翁多虑了。”
“孙儿并非要亲自领兵。”
“只是想提醒阿翁——”
“辽东虽是苦寒之地,却不可轻视。”
“待我军攻下后,莫要将其视为废土而舍弃。”
老曹一怔。
竟被孙儿猜中心思!
若无曹舒提醒,他确实只打算留少量驻军。
辽东气候与中原迥异,外人难耐。
犹如汉斯猫踏入极北之地,冻得发抖!
但曹舒深知——
辽东看似荒凉,实则是宝地。
未来的东.三省,正是如今的辽东。
连同邻近半岛,这片土地绝不能弃。
“舒儿,此战除元让外,你觉得该派谁?”
老曹意在询问曹舒是否有心腹需建功。
曹舒答道:
“孙儿斗胆推荐毋丘俭。”
“他与邓艾、姜维不同,行事稳健。”
“可助元让叔公一臂之力。”
“不过,单靠毋丘俭,此战或难尽善。”
“若再添文远将军,必能大获全胜!”
老曹顿悟。
文远将军,指的正是张辽。
曹舒的话让曹操想起了当年的白狼山之战。
若非张辽扭转战局,当时的情况确实万分危急。
如今再次派张辽征讨辽东,在曹操看来必定手到擒来。
放眼曹营外姓将领,论才能谁又能胜过张辽?
在曹舒眼中,张辽同样是值得托付重任的良将。
公孙渊与能臣抵之二人,即便加上复活的公孙康和踏顿,也只会被张辽杀得溃不成军。
孙十万:???
......
江夏一战后,江东对曹营已构不成太大威胁。
孙权的家底几乎赔光。
虽然还能勉强凑出七八万兵马,但 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张辽不必再驻守合淝。
有曹营水师坐镇,足以威慑江东。
调张辽北上对付能臣抵之和公孙渊,正是曹舒的计划。
曹操欣然应允。
他已有放权之意。
人员调度全权交由曹舒处理。
让曹舒接任司空之位,本就是曹操的用意。
实际上曹操担任司空的时间远比丞相更久。
直到南征荆州前,他始终是汉室司空。
如今让曹舒继任,正是要逐步移交曹营大权。
......
与此同时
江东
孙权披头散发,双目赤红,对侍卫怒吼道:
诸葛恪小儿竟敢如此!
投效曹舒,是想害死诸葛瑾吗?
孙权如此暴怒,皆因诸葛恪投降引发连锁反应。
直接导致江夏战败,数万江东军或战死或归降。
严格来说孙权倒也不算孤家寡人,但也相差无几了。
陆逊、孙桓、朱桓、李异、谭雄、贾华、张承等江东将领全军覆没。
据说尽数战死。
此时孙权麾下可用之将寥寥无几。
唯有歌王留赞与雪中赤膊起舞的丁奉尚堪大用。
其余尽是些庸碌无为的世家子弟。
这些混吃等死的将领,在孙权眼中自然难堪大任。
然而眼下,他却不得不倚重这些人。
这便是无人可用的困境。
至于造成这般局面的根源,孙权绝不会承认是自己的过错。
他需要找一个替罪羊来背负罪责。
驻守江夏却主动出击乌林渡口,兵败后投降曹舒的诸葛恪,便成了最佳人选。
但孙权对如何处置诸葛瑾仍犹豫不决。
若放任不管,以诸葛瑾在江东的影响力,后果不堪设想。
谁人不知诸葛瑾是孙权的左膀右臂?
心腹之子投敌,这仗还怎么打?
因此,孙权既想掐死诸葛瑾,又于心不忍。
更何况,出于制衡考虑,也不能让诸葛瑾就此死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