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含泪对亲卫队长下令:“速将曹操书信送往成都,交孔明过目。”
说罢沉默不语。
和李严却面色凝重——刘备此举,分明是要看诸葛亮和荆州派的态度来定战略走向。
荆州派会怎么选?
当然是打江东!
荆州派并非不顾大局,实在是孙权做得太过分,连祖坟都敢挖,这口气谁能咽得下?
若是孙权打的是益州的主意,恐怕益州派会比荆州派更加愤怒!
所以,谁也别说谁,半斤八两罢了。
立场决定态度。
对荆州派来说,如今连家底都快保不住了,谁还管什么格局?
江东,必须打!
与李严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浮现出忧虑之色。
不过,和纯粹的益州派不同。
他与刘备私交甚笃,即便刘备执意伐吴,仍愿追随左右,为其出谋划策。
……
“呵,刘玄德下令撤军三十里?”
“果然被舒儿料中了。”
“玄德终究是个重情义的人。”
“云长之仇若都能忍,那倒真是我曹某看走眼了!”
曹军大营内,曹操抚须而笑。
平心而论,曹操对刘备始终有种英雄相惜之感。
尽管他打算坐观孙刘相争,坐收渔利,但若非要选一方支持,他定会选刘备而非孙权。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话,其实有两层含义。
一是赞孙权沉稳隐忍,善于制衡。
二则是暗讽他只配当个后辈对手!
能让曹操视为同辈劲敌的,除了已故的袁绍,也就只有刘备了。
至于袁术之流?呵,不过“冢中枯骨”罢了。
“主公,刘备既已后撤,我军是否也该退回长安?”程昱问道。
曹操眼神一沉,正色道:
“舒儿拿下荆州,我这做父亲的若毫无动作,岂不让人笑话?”
程昱暗自腹诽——谁敢笑话曹操?
不过,这话也透露了一个信号:有人要遭殃了。
果然,曹操望向西北,意味深长道:
“仲德,你可发觉?”
“近来羌胡二部,似乎不太安分。”
程昱侍奉曹操多年,当即领会主公言外之意。
他拱手进言道:羌胡肆虐凉州,百姓流离失所。虽似小患,若任其滋长,恐酿大祸。
曹操抚须而笑。既然暂时无法对刘备孙权用兵,剿灭羌胡倒不失为良策。更何况河西走廊沦陷西域已八十余载,是时候收复失地了。
成都左将军府内,诸葛亮正执笔批阅文书。自刘备出征后,他便在此总理政务。阅毕主公来信,军师轻叹一声,移步议事厅。
荆州系文武早已齐聚。诸葛亮心知此时伐吴并非上策,却势在必行——不仅荆州诸将摩拳擦掌,连主公也主战之意甚坚。
当军师宣读书信内容后,厅内先是一静,继而群情激愤。傅彤率先拍案而起:江东背信弃义!此仇不报,枉为丈夫!
此言一出,请战之声此起彼伏。就连素来持重的蒋琬、费祎等人也纷纷请缨。须知在场诸将背后,站着更多未到场的荆州将士。
见主战已成定局,诸葛亮开始筹划战备与益州防务。他决定留守后方,效仿荀彧坐镇中枢。马良、冯习等将领则随军出征。
会议甫毕,诸葛亮立即修书急报刘备:众将求战心切,然出兵规模尚需斟酌。
秣陵
孙权调遣孙桓、朱桓、李异、谭雄等将领增援陆逊后,心中仍感不安。
在与江东世家商议后,孙权又募集了三万新兵。然而这些士兵大多缺乏战力,难以扭转局势。
就在孙权加紧备战之际,曹营使者杨修突然到访。
不同于上次对待司马懿的强硬态度,此次孙桓未敢怠慢,恭敬地将杨修引入议事厅。
杨修昂首而入,神色倨傲,仿佛江东众人欠他巨债一般。厅内文官噤若寒蝉,无人敢言。
孙权心中暗骂属下无能,只得亲自开口:“贵使远道而来,有何指教?”
杨修冷笑一声,咄咄逼人道:“江东群臣就这点胆量?实话告知,刘备已与曹丞相联手,不日将共伐江东!尔等危在旦夕,何不早降?”
此言一出,部分文臣面色骤变。襄樊之战后,吕蒙战死、朱然被俘的阴影尚未消散,若曹刘真联手来攻,江东岂能抵挡?
喜欢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