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尾巴梢儿,还带着几分溽热,但早晚的风已经透出了凉意,吹在脸上,提醒着人们兴安岭短暂的秋天即将来临。冷家屯里,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往年的忙碌与期盼。狩猎队北上远征的计划,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充分休整和准备后,终于要付诸实施了。
这一个多月里,狩猎队并未闲着。巴雅尔的伤势在孙老药的调理和自身强悍的体魄下,已然痊愈,左臂活动如常,甚至因为持续的恢复性锻炼,显得更加粗壮有力。受伤的猎犬们也基本恢复了活力,大青威严更胜往昔,灰狼、黄豹、新黑子等也精神抖擞,狗帮再次成为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力量。
新购置的装备也迅速融入了队伍的日常。乌娜吉和林志明重点熟悉了那两支带有瞄准镜的53式步骑枪,在屯子外的老河套进行了多次远距离精度射击训练,成绩稳步提升。那捆高强度尼龙绳和合金夹子、钢丝套索,也在乌娜吉和诺敏的巧手下,被制作成各种适用于不同地形和猎物的陷阱模型,供队员们学习讨论。赵老蔫凭借模糊的记忆,结合向几位鄂伦春老猎人请教来的只言片语,勉强绘制了一张通往北方沼泽草甸区域的大致路线草图,上面标注了几个可能的水源点和需要警惕的危险区域,虽然粗糙,但总比两眼一抹黑强。
家里的安顿也基本就绪。得益于青榔头市的巨额收入,屯子里好几户人家,包括冷志军家、巴雅尔家、林志明家,都开始了房屋的翻修或扩建,工地上叮叮当当,充满了希望的气息。胡安娜的肚子已经高高隆起,行动愈发不便,但在林秀花和屯里妇女们的帮衬下,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冷志军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准备远征。
出发前夜,冷家堂屋再次坐满了人,气氛严肃而凝重。这次北上,不同于以往在家门口或相对熟悉的区域活动,将要深入的是真正人迹罕至的原始地带,距离远,环境陌生,风险未知。冷志军决定,不倾巢出动,只带领一支精干的侦察先遣队。
最终确定的人选是:冷志军(总指挥)、乌娜吉(追踪与侦察)、巴雅尔(先锋与近距离搏杀)、诺敏(辅助侦察与敏捷行动)、以及阿木尔(负责照料猎犬和部分物资)。林志明、哈斯、苏和以及赵老蔫留守,一方面照看屯子附近的常规狩猎和紫貂夹线,另一方面作为后备力量,同时继续收集北方信息,以备不时之需。
“我们这次去,主要目的是侦察。”冷志军指着那张简陋的地图,对即将出发的队员和留守人员强调,“摸清路线,确认野牛群是否存在,观察它们的习性和活动规律,评估猎杀的可能性和风险。除非有绝对把握且机会极好,否则不以猎杀为首要目标。一切以安全返回为第一要务!”
他看向林志明和赵老蔫:“家里就交给你们了。保持警惕,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不要硬撑,等我们回来。”
“冷哥你放心!家里有我们!”林志明拍着胸脯保证。
赵老蔫吧嗒着烟袋,重重地点了点头:“万事小心,早去早回。”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远征小队便悄然出发了。没有盛大的送行,只有胡安娜倚在院门口,默默地望着丈夫的背影消失在晨雾之中,手心里紧紧攥着那块已经缝制成婴儿小褂的红绸碎片。五个人,五匹马(驮运物资和备用),加上以大青为首的六条核心猎犬(大青、灰狼、黄豹、新黑子、追风、灵嗅),组成了这支肩负着探索与希望的小小队武。
按照赵老蔫的地图和乌娜吉的方位判断,他们先是沿着熟悉的山路向北行进了一天。周围的景色还算熟悉,高大的松桦混交林,熟悉的兽径。但越是往北,人类活动的痕迹就越发稀少,林木也越发高大、密集,一种原始的、荒莽的气息逐渐浓郁起来。
第二天,他们开始进入完全陌生的区域。脚下的路不再是清晰的兽径,而是需要依靠乌娜吉和巴雅尔的经验,在密林、灌木和崎岖的岩石地带艰难地开辟前行。参天的树木遮天蔽日,林下光线昏暗,潮湿的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不知积累了多少年的落叶和苔藓,踩上去软绵绵的,发出噗嗤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腐殖质味道和某种未知的、带着凉意的气息。
乌娜吉走在最前面,她的眼睛如同最精密的雷达,不仅要寻找可行的路线,更要时刻留意着任何可能与目标相关的痕迹——野牛的足迹、粪便、啃食过的植被,甚至是空气中那若有若无的、属于大型食草动物的特殊气味。巴雅尔紧随其后,他凭借着野兽般的直觉,警惕地感知着周围环境中可能潜藏的危险。冷志军居中策应,诺敏和阿木尔断后,照顾着马匹和猎犬。
狗群在这种陌生环境中也表现得格外警惕,它们不再像在家附近那样随意撒欢,而是紧紧地跟在队伍周围,耳朵竖立,鼻子不断抽动,尤其是灵嗅,它那异常敏锐的嗅觉,往往能比人类更早发现一些细微的异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大东北1983之鹿鸣北坡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大东北1983之鹿鸣北坡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