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船沉没!漕粮倾覆!”谢宝树脸色发白,“这…这损失…”
萧凡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明白了!这才是真正的杀招!水匪袭击只是开胃菜,制造混乱和恐慌。真正的目的是借混乱制造“意外”,沉没盐船漕船!盐课和漕粮,是朝廷命脉,更是他此行重点!如今在他眼皮底下,在“遭遇水匪袭击”的背景下,发生如此重大的损失,他难辞其咎!消息一旦传开,那些本就对他不满的盐商、漕官,乃至朝中反对势力,必然群起攻讦!指责他“轻启战端,招致匪患,祸乱漕盐,劳民伤财”!民心,也可能因此动摇!
带着高邮湖的血腥和沉船的阴影,萧凡的船队终于抵达了扬州码头。
扬州,不愧为“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码头上千帆林立,舳舻蔽日,其繁华远胜清江浦。亭台楼阁掩映在绿柳烟波之中,丝竹管弦之声隐隐可闻,空气中仿佛都飘荡着脂粉和金钱的气息。
然而,萧凡一行人登岸时,感受到的却并非热情,而是一种冰冷而疏离的审视。前来迎接的扬州知府赵文康,一个面容清癯、举止斯文的中年官员,礼数周全,笑容温和,但眼神深处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戒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
“下官扬州知府赵文康,恭迎钦差大人。大人一路辛苦,高邮湖受惊了。”赵文康拱手道,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下官已备好驿馆,并为大人设下压惊宴,本地盐漕同僚及士绅贤达,皆翘首以盼,欲一睹大人风采。”
“有劳赵知府。”萧凡神色平静,目光扫过赵文康身后那些衣着光鲜、笑容各异的官员和盐商代表,在其中,他并未看到类似白莲夫人那样气场独特的身影,但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如同细密的丝线,试图将他缠绕、束缚。
“压惊宴就不必了。”萧凡淡淡道,“本官奉旨查案,公务繁忙。高邮湖匪患未靖,盐漕船只损失惨重,此事亟待查清。请赵知府将相关卷宗、涉事船主、管事人员名单,即刻移交本官行辕。”
赵文康笑容微微一僵,随即恢复如常:“大人勤勉,下官敬佩。卷宗名册早已备好,稍后便派人送至驿馆。只是…盐漕事务繁杂,牵涉甚广,大人初来乍到,不若稍事休整,待熟悉情况后再…”
“本官自有分寸。”萧凡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带路,去驿馆。”
扬州驿馆,位于城西,环境清幽,却隐隐透着一种被孤立的感觉。入住后,萧凡立刻感到了不同寻常。
谢宝树带着绣衣卫便衣,试图去市井打探消息,尤其是关于“莲社”、“竹居士”以及盐市、灶户的情况。然而,无论是茶楼酒肆,还是街头巷尾,只要他们一提到“盐”、“灶户”、“莲社”等敏感字眼,周围的人要么立刻噤若寒蝉,要么顾左右而言他,甚至直接避开。那些看似热情的本地人,提供的都是些无关痛痒的风月闲谈或早已准备好的官样文章。整个扬州城,仿佛被一张无形的巨网笼罩,信息被严格过滤,只留下他们想让萧凡知道的。
萧凡亲自带人暗访扬州最大的盐市。与清江浦的萧条愤怒不同,这里盐包堆积如山,交易繁忙有序。盐价牌上标注的价格,竟然比清江浦低了不少,盐质也显得白净许多。排队买盐的百姓虽然依旧面有菜色,但并无太多怨言,秩序井然。
“官爷,盐价降了?”萧凡问一个买盐的老汉。
老汉警惕地看了看四周,低声道:“托钦差大人的福…听说大人要来,盐商们‘主动’降了点价,盐也干净了些…唉,能买得起就谢天谢地了。”语气中并无多少感激,反而带着一种认命的麻木。
这反常的“太平”,恰恰是最大的陷阱!对方用暂时的“让利”稳住了最底层的民心,堵住了萧凡从民生疾苦角度切入的突破口,营造出一种“盐政并无大问题”的假象。
几经周折,谢宝树终于从一个被灌醉的破落盐商口中,撬出了一点关于“莲社”的信息。莲社,并非秘密结社,而是一个公开的、风雅至极的场所!位于瘦西湖畔,是一群盐商巨贾、退隐官员、文人墨客附庸风雅、谈诗论画、品茗听曲的地方。社主,人称“莲翁”,神秘低调,极少露面。而真正的核心与灵魂,则是一位被尊称为“竹居士”的隐士高人。
当萧凡派人持钦差令牌,以“拜会名士”为由前往莲社时,得到的回复却极其“客气”而“无奈”:
“竹居士近日偶感风寒,正在别院静养,实在不便见客,万望钦差大人海涵。”
“莲翁云游访友,归期未定。”
莲社大门敞开,欢迎任何人进去品茶听曲,但核心人物避而不见。你查,它就在那里,光明正大;你想深入,却如一拳打在棉花上,无处着力。对方用“风雅”和“隐逸”筑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将盐商与官员的勾结,隐藏在诗词歌赋和香茗丝竹之下。
就在萧凡被莲社的软钉子顶回来之际,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扬州府下属最大的盐场——白驹场,数千灶户(煮盐工人)发生骚动!起因是盐场管事克扣工钱、提高定额,导致灶户生活无着。骚动被盐丁强行镇压下去,抓了几个领头者,但矛盾已经激化,整个盐场如同一个巨大的火药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寒甲御天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寒甲御天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