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那道情词恳切、主动请求将部分赏赐捐作军资、转赠他处的谢恩折子,果然如石投水,在朝野间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皇帝在早朝上当众宣读了部分内容,对霍凛夫妇的“深明大义”、“体恤国事”大加赞赏,顺势又将几个跳得最欢、指责霍凛奢靡的御史不痛不痒地申饬了几句,言其“不明忠良之心”。
这一手,全了霍凛和永宁的“忠义”之名,又彰显了他作为皇帝的“知人之明”与“驭下之宽”,还将自己再度置于道德高地。
然而,永宁与霍凛都清楚,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短暂的平静。
皇帝真正的意图,绝不会因他们这点“乖巧”的表态而改变。
果然,数日后,宫中传出旨意,为庆贺北疆大捷及镇北王晋爵,特于琼林苑设宴,邀宗室重臣、文武百官共襄盛举,尤其点明,请镇北王与镇国公主务必出席。
琼林苑,皇家园林,风景秀美,气氛比宫中正殿轻松。
在此设宴,名为庆功,实则更便于“私下”交流,也更适合进行一些不便在正式朝堂上言说的试探。
宴无好宴。
霍凛与永宁心知肚明。
是夜,琼林苑内灯火璀璨,丝竹悦耳。
水榭歌台之上,舞姬身姿曼妙;珍馐美馔之间,百官推杯换盏。一派歌舞升平,君臣同乐的景象。
霍凛与永宁作为主角,自然被安排在御座下首最显眼的位置。
皇帝萧景琰今日心情似乎极佳,频频举杯,与群臣共饮,更是多次单独向霍凛示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愈发热络。
皇帝似已微醺,他端着九龙金杯,踱步到霍凛席前,屏退了欲要搀扶的内侍,一手亲切地搭在霍凛的肩上,声音带着酒意,却字字清晰:
“凛哥儿,看着这满园春色,听着这盛世笙歌,再想想你在北疆吹过的风沙,挨过的冻饿,朕这心里,真是既欣慰,又心疼啊!”
他语气真挚,仿佛一位真心关爱子侄的长辈。
霍凛起身,垂首道:“为陛下守土,是臣的本分,不敢言苦。”
“诶,话不能这么说。”皇帝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是朕看着长大的,与朕虽为君臣,情同手足。以往是国事艰难,不得不让你在那苦寒之地支撑。如今嘛。”
他拖长了语调,目光扫过在场那些耳朵早已竖起来的重臣,声音不大,却足以让近处几人听清,“如今北狄有意求和,边患暂缓,你也封了王,成了家,是该好好享受一下这太平富贵了。朕想着,北疆军务繁重,你既已回京,有些琐碎之事,不如就交给张贲他们去操持,你也好多些时间,陪陪永宁,享享清福,岂不美哉。”
杯酒释兵权。
虽未明言“交出兵权”,但这“享享清福”、“琐碎之事交给下属”的暗示,已是再明显不过。
在这觥筹交错、其乐融融的场合,以如此“推心置腹”的姿态说出,其间的压力,远比在御书房冷硬的问话更甚。
若霍凛当场拒绝,便是不识抬举,辜负圣恩,破坏这“和谐”的气氛。
一时间,附近几位大臣的呼吸都屏住了,目光或明或暗地聚焦在霍凛身上。
永宁坐在一旁,袖中的手悄然握紧,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
霍凛端着酒杯的手稳如磐石,他抬眼看向皇帝,眼中没有丝毫醉意,只有一片沉静的深邃。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举杯道:
“陛下关怀,臣感念五内。臣敬陛下一杯,愿陛下龙体康健,愿我大梁国运昌隆!”
他将皇帝的“关怀”高高捧起,饮尽杯中酒,然后才缓缓道:“只是,北疆之事,关乎国本,并无琐碎。张副将虽能,然狄人狡诈,局势瞬息万变。臣既受陛下重托,不敢有片刻懈怠。况且,”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了几分恰到好处的“无奈”与“忠耿”,“臣是个粗人,习惯了军旅,若真让臣终日无所事事,恐怕反而憋闷出病来。能在京中为陛下参详军务,关注北疆动向,已是陛下对臣的体恤了。”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阴霾,随即又被更浓的笑意掩盖,他哈哈一笑,又拍了拍霍凛:“好!好一个心系国事的霍凛,朕就知道,你没变。既然如此,那北疆的军报,日后还是你先过目,拿出章程来,朕也放心。来,满饮此杯!”
他看似接受了霍凛的说法,甚至给予了“先过目军报”的权力,但这权力是在京城行使,与身在军中、执掌虎符截然不同。
这更像是一种安抚和暂时的妥协。
一场看似亲昵、实则凶险的试探,在酒杯碰撞声中,暂时化解。
然而,霍凛与永宁都清楚,皇帝既已开口,此事绝不会就此作罢。
今日琼林苑的“杯酒”未能释权,接下来,必然会有更凌厉的后手。
他们料得没错。
宫宴的试探,如同一个信号,彻底激活了潜伏在暗处的政敌。
以李甫、王琛为首,联合了部分宗室、以及一些因霍凛封王而利益受损的勋贵,一张更大、更阴险的网,正在悄然编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冷面将军宠妻日常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冷面将军宠妻日常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