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号”战争堡垒如同一头沉睡的钢铁巨兽,在联军舰队的簇拥下,航行于危机四伏的星域。外部,是望不到尽头的黑暗和可能随时扑来的虫族;内部,则是灯火通明、秩序井然,却又暗藏诡谲。
林默少尉表面上的工作按部就班。他协调着来自不同势力的后勤补给,确保能量块、弹药、配件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堡垒的各个角落。他高效、冷静、专业,赢得了联军后勤人员普遍的尊重。甚至连那位联邦的艾琳娜中尉,看他的眼神也多了几分真正的钦佩。
但暗地里,他的调查从未停止。D-7区域那块附着异常信息素的装甲板碎片,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头。
“老铁,对样本进行深度分析,追溯其来源,并持续监控堡垒内部所有区域的生物信号,尤其是非人类、非标准生命体征的波动。”
【样本深度分析中……信息素结构高度复杂,包含引导信息与潜伏指令,其技术层级超越常规虫族单位,疑似经过二次调制。溯源分析:该碎片属于帝国‘角斗士’重型机甲标准肩甲,批次号指向戈尔森堡垒陷落前最后一批补给物资。】
【持续生物信号监控中……未发现大规模异常。但在过去24小时内,检测到三次极其短暂、微弱的非标准信号闪烁,位置分别位于:下层轮机舱B区、中层生活区K-7走廊、以及……上层核心区域附近的技术档案库外围。】
来源是戈尔森堡垒的补给?这意味着内鬼可能早在堡垒陷落前就已经开始活动,甚至可能就潜伏在之前的后勤体系内!而信号闪烁的位置,从底层的轮机舱到核心的技术档案库,范围极广,显示其活动并非随意,而是带有明确目的性。
林默感到一股寒意。对手比他想象的更狡猾,渗透得更深。
他不能大张旗鼓地搜查,那会打草惊蛇,也可能让自己暴露。他必须利用自己后勤指挥官的身份,进行更隐蔽的调查。
他首先将目标锁定在下层轮机舱B区。那里环境嘈杂,人员复杂,是容易隐藏秘密的地方。他以“检查能源管线与后勤运输路径兼容性”为由,带着两名 trusted 的帝国老兵(包括那位老陈军士长)进入了该区域。
轮机舱内巨大的能量核心发出低沉的轰鸣,各种管道纵横交错。林默一边听着主管工程师的介绍,一边看似随意地踱步,“老铁”的扫描波束却如同无形的触手,细致地探查着每一个角落。
【检测到目标区域通风管道接口处有微量生物信息素残留,与D-7样本同源。残留时间推测在18小时前。】
对方在这里停留过,或者传递过什么东西。林默记下了位置,没有声张。
接着,他重点排查了中层生活区K-7走廊。那里靠近军官宿舍和通讯中心,人员流动性大。他利用分发“特殊配给”(实为掺入了微量追踪纳米机器人的能量棒)的机会,在该区域短暂停留,并“不小心”掉落了一个经过改装的数据记录仪(内含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
几天后,他回收了记录仪。
【数据解析完成:记录到三次异常生物信号经过,时间与全局监控吻合。信号源移动轨迹显示,其最终消失在通往上层区域的权限门禁处。】
权限门禁……上层核心区……技术档案库……线索似乎越来越指向堡垒的高层或核心部门。
这很危险。继续深入调查,可能会触及他无法抗衡的存在。
但林默没有退缩。他想到了另一个突破口——物资流。内鬼需要工具,需要隐藏,必然会在物资上做手脚。他调阅了所有从戈尔森堡垒时期至今,流入“磐石号”的物资清单,尤其是那些标记为“战损回收”、“待鉴定”或“特殊研究样本”的物品。
在“老铁”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辅助下,一份可疑的清单很快被筛选出来:一批来自戈尔森堡垒陷落前、由某个代号“渡鸦”的独立回收小组提交的“虫族生物组织残骸”,在入库记录上被标注为“低价值,待销毁”,但其流向追踪却显示,其中一部分并未进入销毁程序,而是在几次内部转运后,记录变成了“已用于技术研究”,却没有明确的研究部门接收记录。
“渡鸦”小组?林默对这个名字有印象,是一个活跃在边缘星域、信誉一般的佣兵团体,也在之前的强制征兵名单上。
他立刻以“核查后勤物资流转效率”为名,调取了“渡鸦”小组所有成员的档案以及在“磐石号”上的活动记录。大部分成员都在基层战斗或后勤岗位,行为正常。但有一个名叫“卡伦”的前佣兵,因其“拥有机械维修经验”,被分配到了上层技术档案库的外围维护班组!
卡伦!
一个前佣兵,能进入技术档案库外围工作?这本身就值得怀疑!
林默没有直接去找卡伦。他让“老铁”暗中监控技术档案库区域的所有通讯和人员进出记录,同时密切关注卡伦的动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际摆烂王:我的机甲全靠捡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星际摆烂王:我的机甲全靠捡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