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擦亮,陆昭还在翻那份连夜誊录的军户籍册,赵云就大步跨进府衙,靴子沾着泥水,在青砖上留下两道湿印。
“来了。”陆昭头也没抬,笔尖顿了顿,“我猜你不会睡踏实。”
“不是我睡不踏实。”赵云站定,声音压着火气,“是东门外那群人——黑山来的,说要投诚。带着老弱妇孺,上千口子,跪在官道边上,说是只求见你一面。”
陆昭终于抬头,笔搁在砚台边:“他们倒是赶巧。”
“巧?”赵云冷笑,“昨儿刚把三员守将下了狱,今天就来个黄巾余党叩门求收留?这不叫巧,叫打脸。”
陆昭起身,走到窗前。晨风掀了下帘子,隐约传来远处人群低语嗡嗡如蜂巢。他没回头,只问:“带兵器了吗?”
“缴了,堆在路边。不过……”赵云顿了顿,“刀虽卸了,人还站着。不少是老兵油子,眼神不散,不像寻常流民。”
“那就是真想活命的。”陆昭转过身,嘴角微扬,“怕死的人才跑路,想拼命的早就冲进来了。”
赵云皱眉:“可他们跟黄巾是一路货色,烧村劫粮的事没少干。郭嘉昨夜喝多了,还念叨‘曹操收青州兵,结果养出一群白眼狼’,这话……也不是全无道理。”
话音未落,郭嘉晃晃悠悠从侧廊进来,手里拎着个空酒壶,肩上搭着半旧披风,头发乱得像被风吹过的草垛。
“哎哟,正主到了。”他咧嘴一笑,把酒壶往桌上一放,“我说陆将军,你要是真把这群人收了,回头史书怎么写?‘陆公仁厚,纳贼为卒,民心大悦’?还是‘陆某昏聩,引狼入室,冀州遂乱’?”
陆昭笑出声:“你还记得自己是谋士?我以为你早改行当说书的了。”
郭嘉也不恼,反手从怀里摸出半块冷饼,啃了一口:“我这是替你操心。你前脚刚立‘耕战一体’的旗,后脚就塞进来一堆有过案底的降兵,不怕寒了那些报名军户的心?”
“他们不是兵。”陆昭语气淡了,“他们是人。”
三人一时静了下来。
赵云盯着陆昭:“你是真打算收?”
“不是收,是试。”陆昭走回案前,抽出一张新纸,提笔便写,“分编、严考、以役代赎。三策并行,一个都不能少。”
郭嘉眯眼看着他写字:“听着耳熟啊,跟学堂那套差不多。”
“本来就是一套。”陆昭搁笔,“屯田军户制能让泥腿子有出路,就不能给迷途之人一条活路?人不是生来就该被定死的。”
赵云沉声道:“可这些人手上沾过血。”
“我们手上就不沾?”陆昭抬眼,“你杀的敌,我斩的叛,哪一桩干净?区别只在——他们是为活命杀人,我们是为规矩杀人。”
这话让赵云一时语塞。
郭嘉却忽然笑了:“好家伙,这话说出去,谁还敢自称清白?照你这理儿,连袁绍都能招安了。”
“他不行。”陆昭摇头,“他心里没路,只有台阶。这种人,宁可摔死也不肯低头。但他们不一样——他们愿意跪下来求一口饭吃,说明还想活,还想做人。”
郭嘉啧了一声,把酒壶倒过来晃了晃,最后一滴酒落在地上,像句句号。
“那你打算怎么安置?总不能让他们住进军营吧?”
“东郊有座空仓,原是存陈粮的,去年烧了一角,修一半荒一半。”陆昭道,“先开仓放粥,设临时营地。医署派人去巡诊,疫病一起,咱们就真成笑话了。”
赵云皱眉:“万一有人装病混进来呢?”
“那就查。”陆昭神色不动,“每人登记造册,报姓名、籍贯、曾属部伍。敢造假,当场逐出,永不录用。三个月劳役期,挖渠、运石、修墙,干得好,进辅军;干不好,发点口粮,送回老家种地。”
郭嘉听完,长叹一声:“你这哪是收降卒,分明是在办善堂。”
“善堂也比乱葬岗强。”陆昭看着他,“你想过没有?这些人若不归附,要么饿死,要么回头再上山。死人不会说话,活人会记仇。今日我们拒一人,明日便失百心。”
郭嘉沉默片刻,忽然咧嘴:“行吧,反正你从来不按常理出牌。上次免三将,你说是为了整军纪;这次收降卒,是不是也另有打算?”
陆昭笑了笑,没答。
这时亲卫快步进来,脸色发紧:“将军,外头……闹起来了。”
“怎么?”
“有个老汉抱着孙子哭嚎,说孩子高热抽搐,求我们放他们进去避风。守门的兵不敢做主,推搡了几句,人群开始往前挤。赵将军的人已经拦着,但……怕压出事。”
赵云立刻转身:“我去。”
“等等。”陆昭叫住他,“带医署的人一起去。打开东仓第一进院,腾出两间屋,专治病人。再调二十名屯田兵协助维持秩序,不准动武。”
赵云迟疑:“真开仓?现在?”
“现在。”陆昭点头,“等他们冻死在门口,再开仓就晚了。”
赵云咬牙,抱拳离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