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时像被拧紧了发条,过得飞快。
林杰和韩志军几乎同时拿着厚厚一沓材料回到指挥部会议室。
两人的脸色都不好看,眼圈泛青,但眼神里的固执分毫未减。
马书记没废话,直接让两人陈述。
韩志军抢先一步,他的方案做得更“漂亮”,PPT展示,引用了大量国外封城数据和部委内部的风险评估模型,结论清晰有力:“……综合来看,唯有采取断然措施,才能避免疫情失控,这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选择。我们承担不起犹豫的代价。”
林杰的准备更“土”一些,主要是数据和清单。
他没用花哨的演示,直接口头汇报:“马书记,省长,各位领导。我们紧急协调了全省流调力量,加上国家疾控支援队,可以在24小时内向边州投入五百人的专业流调队伍。根据现有传播链模型和边州社区网格化管理水平,我们有把握在48小时内,初步廓清主要传播风险点。这是分级管控的区域划分初步方案,封控区严格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控区限制聚集,减少流动;防范区强化筛查。同时,我们已经联系了周边地市,准备了足够的隔离房间和医疗物资,可以确保‘应隔尽隔、应治尽治’。这是物资清单和调度方案。”
他递上去的是密密麻麻的表格和清单,看起来远不如韩志军的PPT有冲击力。
韩志军立刻反驳:“林主任,你的方案建立在流调绝对精准、基层执行完全到位的基础上!这是理想状态!现实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纰漏,比如一个密接没找到,一个高风险场所没管控住,病毒就可能像火星掉进汽油桶!到时候再想全域静默,代价只会更大!”
“韩主任,你的方案同样建立在全域静默能瞬间完美执行的基础上!边州不是实验室!四百万人突然被关在家里,吃喝拉撒、看病就医,这些压力基层扛不扛得住?会不会引发恐慌和混乱,反而增加交叉感染风险?这些你评估透了吗?”林杰寸步不让。
会议再次陷入僵局。
支持双方观点的领导也开始低声争论,会议室里嗡嗡作响。
马书记的眉头拧成了疙瘩,手指敲击桌面的频率越来越快。
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无论选哪个,都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时间不等人,每拖延一分钟,病毒都在疯狂复制传播。
就在这时,林杰放在桌上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他看了一眼,是院士导师陈老发来的信息,只有简短的几个字:“情况如何?需协助否?”
林杰心头猛地一动。他看向马书记说:“马书记,我有一个建议。”
“疫情防控是科学问题。我和韩主任各有各的判断依据,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样争下去,耽误的是战机。我建议,立刻启动远程会商,直接连线国家疾控中心专家团队,还有我的导师陈院士,他们是国内乃至国际顶级的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专家。请他们根据我们提供的最新数据和两边方案,做一个紧急研判。听听最权威的专业意见。”
韩志军愣了一下,下意识想反对,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知道陈院士的分量,也知道国家疾控中心专家的权威性。
在这个节骨眼上,反对请教顶级专家,政治上就不正确。
马书记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猛地一拍桌子:“好!就按林杰同志说的办!立刻准备视频连线!要快!”
命令一下,整个指挥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通讯保障人员迅速调试设备,连接京城。
等待连线的间隙,林杰能听到自己心脏咚咚跳动的声音。
他提出这个建议,是兵行险着。
如果专家支持韩志军,那他之前所有的坚持都会成为笑话,甚至可能被扣上“贻误战机”的帽子。
但他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那些扎根中国大地、深知基层复杂的专家的眼光。
韩志军坐在对面,脸色阴晴不定,手指不停地捻着一支没点燃的烟。
屏幕闪烁了几下,信号接通了。
画面里出现了几位神情严肃的专家,居中那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是陈院士。
“马书记,各位江东省的同志,你们好。”陈院士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沉稳,“情况我们已经初步了解。时间紧迫,直接说正题。”
马书记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当前边州的疫情态势和指挥部内部的两套方案分歧。
陈院士和旁边的几位国家疾控专家低声交换了几句意见。
然后,陈院士看向镜头说:“林杰,韩志军同志,你们各自的理由,再简要陈述一下,重点谈依据。”
韩志军深吸一口气,再次强调病毒的高传播性和初期采取最严格隔离措施的必要性,引用了国外的一些快速控制案例。
林杰则重点汇报了现有的流调数据指向、边州市的实际情况包括人口结构、社区管理能力、经济结构,以及他提出的分级管控方案的具体支撑措施和资源调配计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