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遵旨!”
刘养正和闵廿四齐声应道,快步走出聚贤堂,安排散布谣言的事宜。
朱宸濠重新坐回主位,端起酒杯,看着窗外的天空。
嘴角勾起一抹狂妄的笑意。
朱厚照啊朱厚照,你以为赐我护卫是恩宠?
这是你给我送的起兵资本!
如今奉天殿和祖陵遭灾,正是我朱宸濠崛起的时机!等谣言传遍江西,民心动摇,我就以“清君侧、安社稷”的名义起兵,先取湖广,再攻京师,这大明的江山,迟早是我的!
接下来的几天,江西各地果然掀起了一股谣言风暴。
在南昌的“悦来茶馆”里,一名穿着粗布衣服的货郎,一边喝茶一边叹气。
“唉,你们听说了吗?京师的奉天殿被雷劈毁了,中都的祖陵也遭了灾,这是上苍示警啊!”
邻桌的茶客立刻围过来。
“真的假的?好好的怎么会遭雷劈?”
货郎压低声音。
“怎么不是真的!我从京师来的亲戚说,皇帝登基后就知道整顿官员,苛待宗室,连宁王殿下都差点被削了护卫,上苍看不过去,才降罪的!”
“还有啊,我夜里路过滕王阁,看到西北方向有红光冲天,那是祖陵的龙脉受损了,大明要变天了!”
茶客们听得目瞪口呆,纷纷点头。
“难怪最近天气这么反常,原来是皇帝失德啊!”
“宁王殿下可是太祖爷的血脉,贤明得很,要是让宁王殿下当皇帝,肯定比现在好!”
类似的场景,在江西的赣州、吉安、九江等各州府不断上演。
游方道士在街头“算卦”,说“帝星黯淡,藩星明亮”。
货郎在集市上“闲聊”,说“祖陵受损,天命转移”。
甚至连寺庙的和尚,都在私下里说“当今皇帝失德,当有明主出世”。
谣言像潮水一样蔓延。
短短五天,江西几乎人人都知道“皇帝失德引天怒,宁王贤明应天命”的说法。
不少百姓跑到宁王府外焚香祈福,希望宁王“拯救苍生”。
南昌巡抚衙门里,巡抚孙燧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看着桌上的密报,上面详细记录着各地的谣言,脸色惨白。
这哪里是谣言,分明是朱宸濠在谋逆啊!
“大人,这可怎么办啊!”
幕僚焦急道。
“谣言越传越凶,百姓都快信了,要是宁王真的起兵,江西就完了!”
孙燧握紧手中的笏板,沉声道:
“还能怎么办!立刻写奏折,快马送往京师!另外,让人密切监视宁王府的动向,一旦有起兵的迹象,立刻禀报!”
他顿了顿,补充道。
“再传我的命令,各州府官衙要张贴告示,澄清谣言,说奉天殿和祖陵遭灾是自然现象,与皇帝无关,谁敢再散布谣言,以谋逆论处!”
可他心里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
朱宸濠在江西势力庞大,官衙里到处都是他的眼线,告示根本起不了作用,反而会激怒朱宸濠。
与此同时,江西东厂驻地和锦衣卫驻地,也收到了谣言的消息。
东厂掌印太监张锐,看着暗线送来的密报,手都在发抖。
宁王府敢散布“皇帝失德”的谣言,这是赤裸裸的谋逆啊!
他不敢耽搁,立刻让人备好快马,挑选了一名最精锐的番子,吩咐道:
“把这份密报立刻送到京师司礼监,亲手交给张永公公,路上不许停留,哪怕累死马匹,也要在十天内送到!”
“奴婢遵旨!”
番子接过密报,塞进贴身的衣袋里,翻身上马,朝着北方疾驰而去。
江西锦衣卫千户所,千户陆松(陆炳之父)也做出了同样的决定,派出快马,将谣言的情况和宁王府的异动,一并禀报给京师的陆炳。
三匹快马从南昌出发,沿着驿道一路向北,马不停蹄。
白天,骑手挥舞着马鞭,催促马匹狂奔。
马蹄踏过驿道的石板,溅起阵阵尘土。
夜晚,借着月光赶路,只在驿站短暂休息,换马不换人。
驿道两旁的百姓,看着疾驰的快马,身上插着“八百里加急”的旗帜,都知道有大事发生,纷纷避让。
有的骑手累得吐血,就换驿站的驿卒接力。
有的马匹跑倒在地,就换驿站的备用马,一路不敢有丝毫耽搁。
十天后,也就是正德元年七月初五,三匹快马先后抵达京师。
东厂的番子先到,直奔司礼监,将密报交给张永。
紧接着,锦衣卫的驿卒也到了,将密报交给陆炳。
最后,巡抚孙燧的奏折,也送到了内阁。
暖阁里,朱厚照正和李东阳、张永、陆炳商议处置贪腐官员的后续事宜。
三法司和内阁拟定的处置意见已经呈上来,首恶王怀恩凌迟,从犯李修等五十人斩首,其余人流放,家眷免株连。
“陛下,处置意见已经拟定完毕,是否可以执行?”
李东阳躬身问道。
朱厚照还没开口,张永就快步走进来,脸色凝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