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台阶上的惊魂一刻,像一盆冰水,彻底浇醒了沈皎洁。那份后怕感持续了好几天,让他走路都下意识地格外小心,尤其是下楼梯时,总会紧紧抓住扶手,目光仔细扫过每一级台阶。预知能力带来的不再仅仅是困惑和恐惧,更增添了一份沉甸甸的、关于自身安全的警示。它像一把双刃剑,既能让他规避风险,其触发时伴随的痛苦和虚弱,本身也是一种风险。
他尝试总结规律,发现这种被动的预知往往出现在几种情况:一是面临直接的人身危险时(如台阶滑倒);二是关注的对象处于某种潜在风险或关键决策点时(如同学跨栏、食堂泼汤);三是……当他特别集中精神观察某个特定目标,且内心强烈渴望知道对方接下来会做什么时,也有极小的概率会触发,但成功率很低,且头痛代价似乎更大。
他不敢再轻易尝试主动激发,只能被动等待,并努力在预感到头痛来袭时,保持镇定,快速分析那短暂画面中的信息。
大学生活依旧继续,篮球绝杀的热度在校园里渐渐降温,被新的八卦和活动所取代。一年一度的社团招新季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校园主干道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摊位,横幅招展,人声鼎沸。音乐社的吉他手弹唱着流行歌曲,动漫社的成员穿着华丽的COS服吸引眼球,辩论社的学长学姐口若悬河地展示着思辨的魅力。
沈皎洁被室友李杰硬拉着穿梭在人群中。李杰的目标很明确——王莉所在的“话剧社”。王莉是尹如月的室友,性格活泼开朗,是话剧社的骨干。李杰对王莉的那点心思,宿舍里人尽皆知。
“皎洁,哥们这次能不能脱单,就看你……和你的‘运气’了!”李杰搂着沈皎洁的肩膀,挤眉弄眼。他始终觉得沈皎洁绝杀球有运气成分,并戏称其为“欧气”,此刻更是希望借这点“欧气”在话剧社招新中给王莉留下好印象。
沈皎洁无奈地笑了笑,心里却是一动。话剧社?或许……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在相对可控的环境下,观察更多人,甚至可能……稍微“测试”一下那该死的能力边界的机会?毕竟话剧表演本身就带有观察和模仿的性质。
两人来到话剧社的摊位前。王莉果然在,正热情地向新生们介绍着社团活动。她看到李杰和沈皎洁,眼睛一亮,尤其是看到沈皎洁时,笑容更灿烂了些:“哟,这不是咱们的篮球英雄吗?怎么,也对表演感兴趣?”
李杰抢着回答:“是啊是啊,我们俩都特别感兴趣!尤其是皎洁,他反应快,观察力强,肯定适合演戏!”他边说边用胳膊肘捅了捅沈皎洁。
沈皎洁硬着头皮上前:“王莉学姐,我们想来了解一下。”
王莉热情地给他们介绍了话剧社的日常排练、定期演出和参加大学生戏剧节等活动。然后,她拿出一张报名表:“填个表吧,简单写一下特长和意向。我们这周晚些时候会有个简单的面试,主要是看看大家的潜力和积极性。”
沈皎洁接过表格,在“特长”一栏犹豫了一下。写体育?似乎和话剧不沾边。他瞥见摊位旁贴着上一届演出的海报,灵机一动,在“其他兴趣或特殊技能”后面,鬼使神差地写下了:“对心理学和微表情略有兴趣,擅长观察。”
填好表交给王莉时,王莉看到那一栏,有些惊讶地看了沈皎洁一眼,笑道:“没想到你还对这个有兴趣?不错不错,我们表演确实需要研究人物心理。期待你们面试的表现哦!”
离开话剧社摊位,李杰兴奋地捶了沈皎洁一拳:“可以啊皎洁!还会投其所好!这下印象分肯定拉满了!”
沈皎洁却有些心不在焉。他刚才写下那句话,并非完全是为了讨好。他是真的开始思考,如何将这种无法言说的预知能力,与一些可以摆在明面上的“技能”结合起来,让它变得合理。心理学、行为分析、逻辑推理……这些或许能成为能力的“保护色”。
几天后,话剧社的面试在学活中心的一间小排练室进行。来面试的新生不少,熙熙攘攘坐满了等待区。面试内容很简单,主要是自我介绍、即兴小品和才艺展示。
轮到沈皎洁时,他走进排练室,看到对面坐着几位社团干部,包括社长和张涛——没错,篮球队长张涛也是话剧社的副社长,据说是为了锻炼在公众面前的表现力。
张涛看到沈皎洁,笑着冲他点了点头。
社长是个戴着黑框眼镜、很有文艺气息的学长,他看了看沈皎洁的报名表,饶有兴致地问:“沈皎洁同学,你提到对心理学和微表情感兴趣,擅长观察?这在表演中确实很重要。能具体说说吗?或者……给我们展示一下你的‘观察力’?”
机会来了!沈皎洁心脏微微加速。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他知道直接预知未来是行不通的,但他可以尝试结合那偶尔闪现的“预知画面”和自己真实的观察力,来制造一种“料事如神”的效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秒预知:从游戏狗托到金融之巅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秒预知:从游戏狗托到金融之巅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