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一支打着公主府旗号、载着部分应急药材和御寒物资的小型车队,在数十名精锐护卫的簇拥下,驶离了皇城,顶着风雪,向北而行。
车队中,有几辆看似普通的马车,里面坐着的,正是初颜派出的第一批暗访人员。他们穿着厚实的棉衣,面容普通,眼神却锐利而警惕。
为首一人,名叫赵破虏,原是北军斥候出身,因伤退役后被青羽网罗,对北地地形、民情极为熟悉。他掀开车帘一角,望着外面白茫茫的天地,以及远处若隐若现、被积雪覆盖的崎岖山路,眉头微皱。
“头儿,看这天气,路不好走啊。”旁边一个年轻些的队员低声道。
赵破虏放下车帘,声音沉稳:“不好走也得走。殿下将重任交予我们,绝不能辜负。告诉弟兄们,都打起精神,前面进了山区,要格外小心。”
“是!”
车队碾过深厚的积雪,在空旷的原野上留下两行深深的车辙,旋即又被不断落下的新雪逐渐掩盖。
风卷着雪粒,抽打在车篷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无数细密的私语,预示着前路未知的艰险。
而在他们看不见的暗处,几双眼睛,正透过风雪,冷冷地注视着这支逐渐远去的车队。一场针对初颜公主势力的狙击,已然在暗中拉开了序幕。
北地,河间郡。
与京畿地区尚能维持基本秩序的雪灾相比,这里的景象堪称凄惨。暴雪接连下了数日,许多低矮的土坯房不堪重负,轰然倒塌,将来不及逃出的人畜掩埋其下。原野上一片死寂,只有呼啸的寒风卷起雪沫,如同白色的幽灵在天地间游荡。官道早已被积雪彻底阻断,不见车马行人。
靠山屯,这个位于河间郡边缘、曾经被初颜公主选为红焰薯试点之一的小村落,更是雪上加霜。试点被毁,意味着他们失去了来年可能增产的希望,如今又逢数十年不遇的酷寒大雪,绝望的气氛如同冰冷的枷锁,扼住了每个村民的喉咙。
村长王老栓裹着打满补丁的破旧棉袄,蹲在自家勉强支撑未倒的屋门口,看着院子里几乎要被雪埋掉的柴垛,愁容满面。家里的存粮已经见底,炭火也快烧完了,这鬼天气还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爹,外面冷,进屋吧。”儿子王大柱从屋里出来,同样衣衫单薄,冻得脸色发青。
王老栓叹了口气,刚要起身,却听到村口传来一阵嘈杂声,夹杂着马蹄和车轮碾过积雪的吱嘎声。
“这时候,谁会来咱们这穷村子?”王大柱疑惑地望向村口。
只见一支约莫二三十人的队伍,正艰难地沿着几乎被积雪覆盖的小路向村里行来。前面是几名骑着马、穿着厚实皮袄、带着兵刃的护卫开路,后面跟着几辆堆满物资的骡车。队伍中间,有一辆看起来稍好些的马车。
村民们被惊动,纷纷从那些尚未倒塌的、冒着微弱炊烟的屋子里探出头来,惊疑不定地看着这支突然出现的队伍。
队伍在村子中央一片稍微开阔的雪地上停下。马车帘子掀开,下来一个穿着青色棉袍、外罩斗篷的年轻人,眉眼清秀,眼神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正是赵破虏。他身后跟着几名同样打扮精干的随从。
赵破虏扫视了一圈周围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村民,朗声开口,声音在风雪中依然清晰:“各位乡亲,吾等奉初颜公主殿下之命,前来巡查雪灾灾情,并带来部分应急物资!”
“初颜公主?”村民们面面相觑,对这个名字,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之前的红焰薯试点,陌生是因为试点被毁后,他们以为公主早已放弃了这里。
王老栓作为村正,壮着胆子走上前,行礼问道:“这位……大人,您说的可是真的?公主殿下……还记得我们靠山屯?”
赵破虏看着老人冻得开裂的手和充满希冀又带着怀疑的眼神,心中微涩,语气放缓了些:“老丈,公主殿下从未忘记靠山屯,更未忘记北地受灾的百姓。殿下在朝堂上力主赈灾,协调粮草,我等便是先行前来探查情况、发放第一批救命物资的。”
他转身对随从示意:“将御寒的衣物和一部分粮食分发给乡亲们,优先老人、妇孺和房屋倒塌的人家!”
随从们立刻行动起来,从骡车上搬下一袋袋粮食和一捆捆厚实的粗布棉衣。虽然数量有限,但对于濒临绝境的村民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村民们还有些迟疑,但当实实在在的粮食和衣物递到手中时,压抑的哭声和感激的哽咽声顿时在人群中响起。
“谢谢公主殿下!谢谢青天大老爷!”王老栓带着儿子和几个村民,就要跪下磕头。
赵破虏连忙扶住他:“老丈不必如此!公主殿下说了,这是朝廷该做的!殿下还下令,要组织大家‘以工代赈’,清理道路,修缮房屋,凭力气换口粮,绝不会让大家饿死冻死!”
“以工代赈?”村民们听到这个新词,有些茫然,但“凭力气换口粮”这句话,他们听懂了。这意味着,他们还有活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破晓之翼:女皇的征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破晓之翼:女皇的征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