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棉擦过塑封的拍卖行工作证,凉意顺着指尖爬上来。口袋里的透析缴费单皱成一团,边缘磨得指腹发涩,和塑封膜的光滑形成刺眼对比。微信图标在屏幕上疯狂跳动,“顶级艺术品收藏圈”的红点堆了两位数,像极了那些豪门太太们填不满的空虚。
我点进群聊,奢侈品的照片几乎要溢出来。有人晒毕加索版画,配文“书房缺块装饰”。有人发游艇派对视频,香槟塔比我租的公寓还高。指尖划过这些浮华,突然停在一条消息上。头像是白玫瑰的女人说,“买再多名家字画,在他眼里也只是花钱的工具”。
昵称是“琳”。我翻她朋友圈,没有露脸照。只有空荡的豪宅角落,无人赴约的米其林餐桌,还有张被相框挡了大半的全家福。男人的侧脸冷得像冰,我心里莫名一紧。这种“用物质堆出来的孤独”,可是我最熟悉的猎物气味。
群里没人接话,大概是怕得罪她背后的地产大佬丈夫。我指尖敲键盘,语气放平缓,“真正的收藏不是跟风贴标签,是发掘被低估的价值。去年帮客户拿的欧洲小众画家作品,今年估值翻了三倍”。发送前,我附上伪造的成交记录截图,关键信息打码,只露六位数金额和拍卖行公章。
消息发出去不到半分钟,“琳”就私信我了。头像放大,白玫瑰花瓣上的露珠看得真切,像强撑体面时没擦干的泪痕。
“你是拍卖行的顾问?”她的消息带着试探,末尾加了个犹豫的表情。
我靠在临时公寓的破沙发上,窗外车流声混着隔壁的争吵声。手机壳边缘的裂痕硌着指尖,我回复,“算是半个圈内人,主要做小众艺术品发掘,帮真正懂的人避开炒作陷阱”。
发送后,我又点开她的朋友圈。最新一条是三小时前,“有人懂画,却没人懂我”。
“市面上的画要么太贵,要么没人认可我的眼光”,她的消息来得快,字里行间都是压抑的委屈,“你说的画真能证明我没瞎花钱?”
我盯着屏幕,十六岁那年的画面突然冒出来。富二代撕碎我的情书,嘲讽我“穿地摊货也配谈感情”。指尖用力,手机壳的裂痕又深了些。
“你缺的不是钱,是被人看见的专业度”,我缓缓敲下这句话,每个字都往她痛处戳,“那些跟风买名家的,不过是用金钱炫耀地位。能发掘潜力作品的,才是真正有鉴赏力的藏家——我能帮你拿到这份‘认可’”。
刚发送完,母亲的微信就弹进来。只有一张透析机的照片,配文“医生说下次缴费不能再拖了”。我喉咙发紧,快速回了“知道了”,转头看“琳”的对话框,她已经发了一串消息。
“我关注这个圈子很久了,一直没人愿意带我入门”,她写道,“他们都觉得我只是个只会花钱的花瓶”。
“花瓶?”我对着空气冷笑一声。说白了,这世上最不值钱的是虚名,最值钱的是想证明自己的执念。
指尖继续打字,“圈子里的偏见很常见,真正的藏家从不会以身份论高低。我手里刚好有三幅欧洲小众名家的作品,还没公开上架,算是内部资源,你有没有兴趣见面聊聊?”
我特意强调“内部资源”,这可是精准的诱饵。果然,她立刻回复,“什么时候可以见面?我想看看画”。
“周末怎么样?我租了间私人画廊,比较安静,适合品鉴”,我发完消息,立刻打开闲鱼,拍下一套高仿的艺术品鉴赏手册,备注“加急发货”。这些道具,都是我狩猎的武器。就像当年那件被客人弄脏的服务生制服,都是生存的铠甲。
“可以,地址发给我”,她的消息带着急切,连画廊名字都没问。我能想象她坐在空荡的豪宅里,指尖悬在屏幕上,眼神里满是抓住救命稻草的渴望。
“地址周末提前发给你”,我回复,“为了避免打扰,咱们单独见面,你看方便吗?”我刻意提“单独”,既打消她的顾虑,也为后续骗局铺路。
她秒回“好”,紧接着又发来一条,“我叫赵琳,你呢?”
“叫我许顾问就好”,我隐瞒了真名,指尖划过屏幕,把她的备注改成“目标:赵琳(500万级)”。手机屏幕的光映在我脸上,照出眼底的冷漠与挣扎。
放下手机,我走到镜子前。里面的男人穿着廉价T恤,领口有些发黄。打开衣柜,里面挂着刚改好的二手西装。扣到第二颗纽扣,刚好能露出手腕内侧的旧伤疤。那是当年在酒店做服务生,被客人推搡时撞在桌角留下的。
我对着镜子练习微笑,语速放缓,眼神专注。直到镜中的人看起来温和又可靠,像极了那些豪门太太们渴望的“懂行人”。其实吧,这种伪装我早已熟能生巧,可每次练习,都觉得脸上的肌肉僵硬得发疼。
这时,微信又响了。是“顶级艺术品收藏圈”的群聊提示。我点进去,看到一个昵称“阿坤”的账号点赞了我之前的消息。他的头像是个不起眼的几何图案,边角有个细微的划痕——那是前帮手阿坤的专属标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睡桥洞,我用骗术收割名利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开局睡桥洞,我用骗术收割名利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