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玉凤被一家人精心呵护着,长到一岁半了。别人家的孩子这时候 都会走路了,可是这个孩子还只会爬。别说苏建国和冯巧两个大人,连玉秀玉芳都很担心了。
带到医院去做检查,医生告诉他们说:“没有什么大问题,可能与抢救过程中潜在影响有关, 慢慢就会好起来的。
只是时间不确定,可能一两年吧,应该会好起来的!可以适当的给她补一点钙,拿一点儿钙片回去给她吃,平时给她多炖一点骨头汤。”
听到这消息,一家人还是不能完全放心。好在能肯定不是传说中的软骨病,那情况就不算太糟糕。
现在土地都分到户了,公社以下还是大队,又以人群聚居形成的自然村落,重新划分了几个小队,这里便是五小队。
地里的农活都由自己安排,苏建国夫妻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小女儿了。玉秀和玉芳上学不在家时,两个人干活时不是苏建国背着,就是冯巧背着,要不影响干活儿就抱着。
五小队的人都好奇:“苏建国两口子怎么回事啊?也太稀罕这个小闺女了吧!”“干活怎么不把孩子放地上啊?也不嫌热!”“爱干净呗!怕孩子把身上弄脏了!”“屁话,孩子跑着不长得快吗?”
两夫妻听了当没听见,要有人当面问,也不解释只笑笑。
头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雨,没法下地里去干活,早上雨就慢慢的停了,林国喜去了一趟公社买了猪脚。吃了午饭抱着林昊和鲁明华一起,提着一只猪脚去了苏家。
苏建国砍了竹子正在编娃娃背蒌,冯巧坐在小凳子上纳鞋底,旁边铺着凉席,玉凤在玩苏建国为她做的木头手枪。林昊见了挣扎着下地,飞快的跑过去。
林昊也不去抢,就直勾勾的看着那把木头手枪,玉凤说话还是说得很利索的。她把木头枪像捉鱼一样,两手一起捏着,伸出去问林昊:“哥哥,你想要玩手枪吗?”
林昊点头如捣蒜,激动的说:“想、想,小五对哥哥最好了!”
玉凤咯咯笑,在林昊伸手要碰到木头枪时,她手往怀里一收,也不笑了,说:“爸爸给小五做的,小五要自己玩儿!”
林昊的手伸在半路,瘪了瘪嘴,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眼看就要哭出来了。
玉凤转眼就挪到林昊跟前,伸手把木头枪塞他手里,嫌弃的说:“给你!你就是个哭包!”
明明前一秒还在准备怎么哭的林昊,下一秒就笑得心满意足。这一幕把几个大人看得目瞪口呆:苏建国夫妻想“咱小五这脑袋瓜就是好使!”
林国喜两口子想:“咱这儿子怎么感觉有些傻乎乎的呢?”
鲁明华把手里的猪脚递给冯巧说:“巧嫂子,把这个炖给小五吃吧!”
冯巧说:“这个多少钱?我去拿给你!”
林国喜坐下来看苏建国编背篓说:“嫂子,别客气拿去炖吧,我今天去公社碰巧有卖的,就顺带着买了两只,想着你们小五也要吃,就送一只过来!”
冯巧还想推辞:“这怎么好意思啊?”
苏建国说:“收下吧!难得林老表两人一番好意!”
鲁明华问:“小五还没走路的事,医生是怎么说的?”
鲁明华虽然跟爷爷学过中医,但到底缺少临床经验。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事,是一点都马虎不得的。她对自己没有把握的病症,是绝对不会去逞强的。
苏建国和冯巧才想起来,从医院回来后,只顾着心里翻来覆去的忧心,还没告诉过鲁明华检查结果呢。人家却一直记挂在心上,这下就更不好意思了。
苏建国赶紧把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话,都详细的说了一遍。最后说:“虽然医生是那么说,我们这心里始终七上八下的,都忘了跟你们说一声,实在对不住你们的关心啊!”
鲁明华说:“这没啥对不住的,你们也别担心,医生说的没错,再等等吧!只要身体发育都正常,走路早晚的事!”
说着走过去,弯腰抱起玉凤,用自己的额头碰触着玉凤的额头,笑着说:“小五要多啃些骨头,才有劲儿!”
玉凤扭扭小身子嘟着小嘴巴说:“小五吃肉肉,不啃骨头!”
林昊一咕噜爬起来抱住妈妈的腿,兴奋的说:“我也要吃肉肉,我也要吃肉肉!”
几个大人哄堂大笑。
又是一个春天,玉凤两岁都过了,还不会走路。五队的人开始在私下传言,说苏家那个小闺女是个软骨头。
这个时期, 麦穗都开始扬花了,地里稀稀落落野生出的野燕麦,必须赶快拔掉。不然天气转暖,去忙田里的活,就更顾不上了。种子一旦掉在地里,来年就会长的更多了。
野燕麦长得很细,比小麦高出许多,花序直立且松散,颜色有别于小麦的的碧绿,它是偏向于褐色还带着粗粗的毛尾,很容易分辨。
这里地处西南,属于丘陵地带,一块土地最大的也不会超过两亩,女人们通常会一边聊天,一边拔野燕麦,半天时间就差不多能收拾完一块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活在这温情人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活在这温情人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