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我?”孟青云问道,他确定自己与这位名声在外的杨监察使并无交集。
杨慎的笑容中多了一丝复杂难言的意味:“晚辈与前辈确是初次正式相见。但……晚辈却早已见过前辈,并关注已久。”
“哦?”孟青云挑眉,静待下文。
杨慎的目光望向白云山腰,似是陷入回忆:“因为……碧落仙子,仙子似乎对前辈您,格外关注。”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甚至……在昔年澄心道友与桃月成亲的那晚,晚辈恰好也在附近,远远地……看到了仙子与前辈似乎有所争执。虽不知具体缘由,但能让仙子如此情绪外露者,晚辈所见之中,唯有前辈一人。”
他转回目光,看向孟青云,那眼神清澈,却带着毫不掩饰的羡慕:“故而,晚辈对前辈……甚是羡慕。”
孟青云瞬间了然。原来如此,是因为碧落仙子。
他看着眼前这位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心怀理想、修为不俗的青年才俊,没想到其内心深处,竟藏着这样一份执念。他的理想是“以民为秤”,是这滚滚红尘中的万家灯火;可他的执念,却是那位清冷孤绝的冥界仙子。
这反差,让孟青云一时不知该作何评价。他沉默片刻,直接问道:“杨道友在此专程等我,所为何事?”
杨慎似乎也意识到自己方才的话有些交浅言深,收敛了情绪,恢复了几分监察使的沉稳:“并无要紧之事。只是得知前辈入京,又将南下,便想前来……见一见前辈。仅此而已。”
孟青云看着他,忽然有些明白周玄策对此人的评价了。这确实是个……很特别的人,有着世俗的理想抱负,却又怀着超凡的倾慕执念。
“仙子她……”孟青云斟酌了一下语句,他不想过多卷入别人的因果,尤其是涉及碧落仙子,“行事自有其道理,非我等所能揣度。我大半年前,在极西之地也曾偶遇仙子,她似有要事在身,言及冥界似有异动,无暇他顾。或许……待诸事平息,或有相见之期。”他只能给出这种模糊的、近乎安慰的说法。
杨慎闻言,眼中闪过一抹亮光,随即又化为沉静,他深深一揖:“多谢前辈告知。前辈应是找澄心道长夫妻二人吧?王爷那边已命人告知你回来之事,此刻二人应在白云观后山等你了。”
“多谢告知,有劳了。”
两人之间陷入短暂的沉默。山风拂过,吹动松叶沙沙作响。
片刻后,杨慎似乎想起了什么,又道:“此外,确有一事,或可与前辈一提。近日天刑台监测大雍海域方向,部分海岛区域乃至偏远海域,灵气波动略有异常,时有小型海啸或迷雾封锁海域的消息上报,似有海兽出没,前辈南下若需经过海域,还请务必多加小心。”
他话语微顿,声音低沉地补充道:“另有消息称,些许外岛部族与海盗常在我大雍海岛劫掠屠戮渔民,若前辈遇此暴行,还望施以援手,庇护这些无辜百姓。此外,虽不知前辈寻觅上古神话与传闻作何用途,但慎偶然听闻,距大雍海域三百海里外,有一倭奴岛,传说昔年曾有先秦炼气士为寻扶桑而踏足彼岛,其上或存有前辈欲寻之物。
另外,前辈出海途中若察觉任何异常迹象或蛛丝马迹,方便之际,万望通过天刑台的渠道传讯回京,晚辈铭感五内。毕竟,维护四方安定,亦是我天刑台分内之责。”这更像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和开放的请求,而非硬性的任务指派。
孟青云颔首应允,将此言谨记于心:“甚好,若有发现,定当留意。” 稍作迟疑后,孟青云委婉提醒道:“另有一事,须谨记。北伐木兰草原之际,切勿过多涉足西方外邦之地,适可而止为妙。极西之地牵扯甚广,涉及上界与冥土,已非我东方凡间修士所能置喙。我知你出身隐世修仙大族,必要之时,当知会族中,其自会知晓其中利害。”
“多谢前辈告知。”杨慎再次拱手,“晚辈不便再多打扰前辈与师门团聚,就此告辞。”
说完,他再次施了一礼,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通往天刑台总部的路径尽头。
孟青云望着他离去的方向,摇了摇头。碧落仙子……当真是劫非缘。他敛定心神,转身踏上那条通往山腰白云观的石阶。
观门依旧敞着,门槛在岁月打磨下光滑如鉴。门头上,“白云观”几个大字已换作“昭烈元君祠”。孟青云迈步进入前院,一尊巨大崭新的青铜香炉内香火鼎盛,青烟袅袅,祈福烧香的百姓依旧行色匆匆。
孟青云脚步微顿,目光逡巡四周。
殿宇楼阁仍在,飞檐翘角,灰瓦白墙,乍看与从前无异。但细察之下,处处皆显不同。
各殿门楣上,那些由历代祖师亲笔挥毫、或延请名家镌刻、蕴着道韵与训诫的楹联匾额,尽数更换,取而代之的是昭彰昭烈护界金德元君事迹的崭新匾额。
他疾步走向三清主殿,只见原本供奉三清祖师神像与历代祖师灵牌的巨大神龛,如今已被昭烈护界金德元君像取而代之。常年香火熏染的墙壁仍泛着深暗旧色,空气里熟悉的檀香也依旧氤氲,只是香烟缭绕间换了供奉的神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一念起万劫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一念起万劫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