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青云离开风氏队伍,归心似箭,一路向北,朝着大雍皇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最初的路径尚显荒僻,然而越是逼近京畿要道,便越是能感受到一股与六年前截然不同的蓬勃气象扑面而来。
官道明显被拓宽加固,夯土路面坚实如铁,足可容纳四五辆马车并驾齐驱。道上车马辚辚,行人络绎如织,远比记忆中繁盛百倍。除却传统的骡马货车、华贵马车、行脚商人外,更时时可见令人惊异的景象:
偶有骑者驾驭着格外神骏“灵驹”绝尘而去,引得道旁寻常马匹阵阵惊慌嘶鸣;有身着粗布却背负硕大药篓的采药人,步履轻捷远超常人,在山野间穿梭如履平地;甚至能远远瞥见修士打扮的身影,低空御风而行。每当此时,地面上凡俗众人的目光便如影随形,交织着敬畏与向往的灼灼光芒。
道路两旁的村镇也热闹了许多。许多人家屋顶上竖起了崭新的风铃,据说能汇聚微薄的风灵之气,保家宅安宁。一些城镇边缘,出现了集中开辟的“灵田”,田地里种植的并非普通稻谷,而是一些泛着微弱灵光、对灵气更为敏感的草药或低阶灵植,虽有专人看管,但长势显然远不如洞天内的蓬勃。
沿途的酒肆茶棚里,人们交谈的话题也多了许多“仙师”、“灵药”、“异兽”、“某某家小子被测出有灵根”之类的传闻,真真假假,绘声绘色。
越靠近京城,这般变化便愈发醒目。
数日后,当孟青云遥望见大雍京城轮廓时,即便沉稳如他,也不禁为眼前景象微微动容。巨大的城墙依旧巍然矗立,无声彰显着王朝威严。但城墙之上,原本的旌旗旁,赫然多出数面绘制玄奥符文、隐隐有灵光流转的奇异旗帜,在风中翻卷如活物,分明是某种庞大阵法的一部分。城墙表面,亦似新近浇筑过,于关键节点处镶嵌着巨大青石与金属构件,其上刻痕深邃,赫然是用于加固或引导能量的繁复符纹。
城门区域,原本的护城河依旧波涛涌动,但河水澄澈更胜往昔,甚至隐约可见淡青色水汽氤氲其上。巨大的吊桥与城门洞开,进出的人流车马却井然有序,迥异于寻常。
城门两侧,除却顶盔贯甲、手持长戟、神情肃穆的普通禁军士兵外,更添数名身着特殊制式软甲、腰悬令牌的守卫。他们气息沉凝远胜常人,眼神锐利如鹰隼,目光如电扫视着往来人流,对气息不凡或身带修士痕迹者尤加留意。间或上前低声盘问,或是以手中那面边缘铭刻符文的古朴铜镜一照,镜面微光流转,似能照见肉眼不可见之物。
城门口张贴着皇榜告示,除通缉令与政令外,竟还有一张“钦天监”发布的公告,大意是招募身具灵根、怀揣一技之长的“异人”为国效力,待遇从优。人群簇拥在告示前,指指点点,议论不绝。
进出城门的人潮里,寻常百姓、商旅、官员之外,明显多出许多气息迥异的身影:有身负刀剑、目光如电的武者,其气血炽热如火,远胜普通江湖客;有身着道袍、手持罗盘的风水师,那罗盘指针竟兀自微微转动;甚至还有几位身着少数民族服饰、颈挂兽牙骨饰的巫觋,周身萦绕着淡淡的草木幽香或奇异气息。
南腔北调、奇装异服者汇聚于此,车马辚辚、商贩吆喝、人声鼎沸,间或夹杂几声隐约的兽吼或清越剑鸣,糅合成一幅仙凡交织、光怪陆离又生机勃发的盛世图景。
这便是灵气复苏十年间的大雍京城——皇权依旧巍然,超凡之力却已悄然渗入帝国脉络,在古老的躯壳下,孕育着新秩序、新机缘,亦暗藏着未知的混沌与动荡。
孟青云将周身气息敛入袖中微凉的手心,混在如潮水般涌动的鱼群中,随着人流缓缓漂向城门。他低垂视线,尽力将自己缩成一道不起眼的影子。
然而就在他即将穿过城门甬道时,旁侧守卫掌中那面锈迹斑斑的青铜古镜,镜面突然无声晕开一圈惨白的光晕,镜心如毒蛇吐信般死死咬住孟青云的身影。
持镜守卫瞳孔骤缩,铁钳般的五指瞬间横在孟青云胸前,这位,留步。
数名腰悬玄铁腰牌的特殊守卫自阴影中围拢,刀刃般的目光将他钉在原地。周遭百姓哗啦散开丈许,惊疑与畏惧在人群中荡开鸦雀无声的涟漪。
孟青云心中一凛,没想到自己已将灵力波动收敛到极致,还是被这奇特的法器探测了出来。果然,京城重地,防备森严,与六年前已大不相同。
“何事?”孟青云驻足,面色沉静如水。
持镜守卫将他上下打量。眼前人风尘仆仆,粗布衣衫掩不住一身沉敛气度,绝非寻常武夫。守卫按规程肃然道:“阁下身具灵力,非是凡俗。依京城新规,凡修士入城,皆需登记造册,并陈明来意。敢问阁下名讳、仙乡何处,入京所为何事?”
孟青云略作沉吟,如实道:“在下孟青云,自外州游历归来。此番入京……”他顿了顿,“是归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念起万劫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一念起万劫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