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噬魂案暂时落下帷幕。
孟青云回到孟家,继续照顾生病的母亲。孟母病情暂时稳住,但仍需长期调养。孟父在崩溃坦白后,陷入一种赎罪性的沉默与勤勉。他全力处理家族残局,处理被查封产业解封后的琐事。他不再提陶谦,但密室灵牌前的香火未断。孟青云将林姨娘留下的残片仔细研究,试图找出与身份相关的线索。他直觉此物至关重要。
“游方道士玄阴子……孟家一案有你的影子,金榜噬魂案也有你的影子……你到底是何人?扮演了什么角色?”孟青云摸索着残片,喃喃自语。
“那些权贵、官吏,那些手握权力的人……人命对他们来说是什么?”他想到永昌侯府为了一个平庸子弟的金榜题名,可以如此娴熟地设局,轻易毁掉数位寒窗苦读、才华横溢学子的未来。郑清之影帝般的表演更让孟青云深刻体会到权贵阶层的冷酷与虚伪,他们视底层如草芥、将国家抡才大典视为私器。周玄策最终的政治妥协,孟青云虽理解其苦衷,却无法抑制心底的悲凉。他清晰地看到,神圣的科举制度早已被层层叠叠的官僚派系渗透,它不再是寒门唯一的通天梯,更是权力博弈的棋盘。公平?永昌侯府这样的“树根”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可笑。阶级权利面前,他要如何为孟家要一份公道?他能相信周玄策吗?他是小师弟却也是大雍的皇族……
这一刻,他寄希望于身为皇族的小师弟,却也动摇了他对朝廷“公正”的天真信任。
阴霾萦绕在孟青云心头,远比消散的蠹虫怨气更沉重。海量的负面情绪汹涌而至,魔煞如同附骨之疽,贪婪地吸收着这些情绪,并开始扭曲放大孟青云的感知。
“梆梆梆”门外传来三声轻响。
“进。”孟青云声音落下,身着浅色衣裙的庶妹孟婉蓉提着食盒走了进来。“兄长,你晚间吃得少,姨娘叫人熬了汤,你再进些。”孟婉蓉轻柔的声音将孟青云纷乱的思绪拉回,连带着情绪平复了不少。
“劳烦小妹了。”只见孟婉蓉打开食盒拿出两样点心和一碗汤,放在孟青云面前,又拿出汤匙搁置一边。孟青云看着她的动作,直觉好似不认识眼前的小妹。实际上,孟青云对于孟婉蓉的记忆有限,只记得小时候白白胖胖的笑脸,再大些总穿着红色衣裙跟在孟庆霖身后,好像个年画娃娃,再大些就被其母亲肖姨娘拘着学习女工,除了家中聚餐平常也不怎么见了,他好像还收到过小妹做的扇套来着。昔日那胖胖的小妹妹已然长这么大了。
“近日家中事多,你和姨娘还好吧?”
“母亲生病了,父亲让姨娘帮衬着管家,让我跟着姨娘也学一学掌家之事,父亲说……以后嫁人用得上。”小姑娘有些害羞地回答,看着跟小桃月一般大的妹妹,孟青云突然发现他对这个家的关注实在太少了。他吃了两块糕点,喝了大半碗金玉羹。
孟婉蓉很自然地接过碗,开始收拾桌子。
“以后这些粗活丫头们来做,你多读读书,看看账本,学学管家之事。”
“兄长说得是。很长时间没见兄长了,想来看看。”
孟青云抬头,仔细看看这位妹妹,依旧是圆圆的脸型,大大的眼睛,依稀可见儿时轮廓。她不似大家闺秀那般气质沉稳,却在他面前强自镇定。他看着她麻利地收拾碗筷,是个利落的性子,却也在其抬手间感觉到些许灵气微动。
孟青云心中微动,这股灵气虽微弱却纯净。他放下手中的刚拿起的书卷,温声道:“你既来了,便坐下说说话。姨娘近来可还忙碌?家中诸事繁杂,莫要累着了身子。”孟婉蓉闻言停下动作,手指轻轻绞着衣角,低声道:“姨娘说兄长在外奔波辛苦,让我多来照应。我……我其实有些害怕,近日府中总有些怪事,夜里常听见异响,姨娘说是风动,可我总觉得不太寻常。”她抬眼望向孟青云,眸中闪过一丝不安,却又强作镇定地挺直背脊,那灵气如细丝般在她周身流转,衬得她稚气未脱的脸庞多了几分坚韧。
孟青云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暗忖小妹何时修得了根基,莫非与肖氏有关?他仔细寻摸,这肖氏不似已故的林氏,克己低调,行事不似林氏那般张扬。父母之事他了解不多,只听说这肖氏是母亲偶然救助的孤女,身份清白,后来也是自愿给父亲做妾。
孟青云心思微动,面上却仍挂着温和笑意:“莫怕,有兄长在。你既察觉了灵气,可是姨娘教了你什么吗?”孟婉蓉轻轻摇头,声音细若蚊呐:“不曾学过,只是……只是帮着姨娘整理库房旧物时,碰过一个比较旧铃铛,此后便偶尔如此了。”
孟青云点点头,拿出全本《道基初引录》:“既然感觉到了灵气波动,你便试着修炼一下吧,以后或许会多一个选择。这段时间,我还在家中,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可随时来找我。”
“谢谢兄长!”小姑娘一脸高兴地接过修行法门,此时方显几分这个年龄该有的样子。“兄长早些歇息,小妹告辞。”说罢提上食盒推门出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一念起万劫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一念起万劫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