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玄策看向李元昊:“李师兄,劳烦你带巡狩卫精锐,以‘加强春闱安保,防范宵小’名义,暗布于各会馆及国子监外围。不干涉学子,只做‘眼睛’和‘屏障’。若有阴气异动或邪术波动,务必第一时间锁定方位,同时保护无辜。”
李元昊剑眉微扬:“分内之事。邪祟若敢现身,定叫它尝尝神剑锋芒。” 他转身点了几名精锐剑修,无声离去。
周玄策最后看向孟青云:“师兄,你我二人,去会会那些还能说话的受害者,以及…他们身边的人。你的感知,是我们最锐利的探针。”
孟青云眼神微动:“好!”
扬州会馆,一间客房内,一名学子伏在书桌上,学子面色蜡黄,眼神涣散,口中无意识地念叨着《论语》片段,对问话反应迟钝。
周玄策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王兄,可还记得发病前几日,可曾去过特别的地方?见过特别的人?或者…感觉有什么东西在影响你的心神?”
学子茫然摇头,声音虚弱:“…书…看不进去…脑子里…都是浆糊…金榜…金榜…我对不起先生…” 他忽然抓住周玄策的袖子,眼神透出恐惧,“…李…李墨兄…他说…他说他有办法…不…不行…圣贤之道…”
孟青云立刻上前一步,轻声追问:“李墨?哪个李墨?他说了什么办法?”
学子仿佛被针扎了一下,猛地缩回手,眼神更加混乱:“…不能说……会…会吃人…金光…好刺眼的金光…” 他抱住头,痛苦地蜷缩起来。
周玄策与孟青云交换了一个眼神:“李墨…”
周玄策和孟青云走出扬州会馆,来到学子经常聚会的茶楼,从几个未受害的学子口中得知:
李墨,豫州寒门学子,才学极高,性格原本谦逊,但近一个月变得有些…孤傲自信,甚至可以说有些咄咄逼人。他常在深夜独自在房间“用功”,不许旁人打扰,有同舍生曾隐约听到他房间有低语声,但听不清内容。有人私下议论,李墨可能走了“偏门”,说他身上有时会有一股奇怪的、类似庙里香火但又更阴冷的味道。更有人绘声绘色地说他“养小鬼”。他最近得到了一本据说是前朝某位榜眼留下的“秘笈”,视若珍宝,从不示人。
二人不动声色,同学子告辞返回京兆衙门。风信堂的情报传来,与他们了解到的差不多。只多了一条,这个李墨曾接触过游方道士。
“游方道士?”周玄策与孟青云对视一眼。孟家遭诬陷一案中也出现过一名游方道士玄阴子的身影,此二人可有关联?或是否同一人?
二人刚要开口,赵峰带回厚厚一叠卷宗返回:“王爷,查清了。七名受害者入京后,有五人曾与李墨有过直接交集:或同场辩经,或借阅过他的笔记,或在同一书肆购书。另外两人虽无直接接触,但都曾频繁出入‘文渊阁’书肆,而李墨是那里的常客,并常与掌柜私下交流。财物上,李墨出身寒微,但近期出手却意外阔绰了些,购置了不少上等笔墨和滋补药材,来源…不明。”
赵峰刚说完,周玄策怀中一纸鹤飞出,寒鸦的声音直接在周玄策耳边响起,冰冷而快速:“目标李墨,豫州弋阳人士,现居豫州会馆甲字三号房。近三日行踪记录,他辰时离馆,多在文渊阁书肆逗留至午时,午后返馆闭门不出,戌时左右房内偶有微光及低语。未发现明显外出施法痕迹。其同舍生张鸿远,出身商贾,曾酒后向人炫耀得一‘文昌开运符’,并暗示李墨有‘更厉害的东西’。张鸿远今日行踪诡秘,申时独自前往城南旧货市。”
李元昊也通过通讯符箓传来消息,声音带着剑气的冷冽:“豫州会馆甲字三号房外,阴气残留较他处稍浓,但极其内敛,似被某种器物或法阵约束。张鸿远身上有微弱阴气缠绕,但气息驳杂不纯,不像源头。”
孟青云沉思片刻道:“王学子提到的‘金光’、‘吃人’,张鸿远的‘开运符’,李墨的‘秘笈’和‘低语’…还有那股混杂着强烈扭曲渴求的阴气…这一切都指向李墨。养小鬼的传言…恐怕并非空穴来风。但张鸿远似乎也牵扯其中?他是同伙?还是…被李墨利用的棋子?”
周玄策手指敲击桌面,眼神锐利如鹰:“疑点重重。第一,李墨若真养小鬼行邪术害人,为何只害最优秀的同侪?减少竞争?但他自己也是顶尖之列,此举风险极大。第二,张鸿远身上的阴气驳杂,更像是…沾染?他炫耀的符箓,从何而来?第三,寒鸦说李墨未外出施法,那他是如何精准害到不同会馆甚至国子监的人?必定有媒介!” 他目光扫过赵峰带回的卷宗,“‘文渊阁’书肆是关键节点!李墨常去,受害者亦常去。掌柜是关键人物!”
周玄策迅速下令:“赵峰,你立刻带人,以‘稽查违禁书籍’为名,控制文渊阁掌柜,封锁书肆,仔细搜查!尤其是李墨常接触的区域、掌柜的私人空间,寻找任何可疑物品、账目往来!李元昊师兄,你的人盯紧张鸿远!若他回馆,立刻秘密控制,搜查其房间和身上物品,特别是那所谓的‘开运符’!青云师兄,你随我去‘请’这位李墨兄来‘协助调查’。动作要快,打草惊蛇也无妨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念起万劫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一念起万劫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