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自打见了儿子,病气便褪了大半,亲自领着丫鬟婆子清点库房,翻检各色锦缎绸料赶制新衣,又将新添置的细瓷碟碗、水磨年糕、上好蜜饯一一检视过目,忙得足不点地。眉间那缕愁绪,也悄然化开了。
孟老爷虽依旧沉默寡言,却也首肯了管事将府邸各处擦拭一新,甚至吩咐在庭院角落移来几株应景的早梅。府里上下都在为即将到来的除岁迎新奔忙,人人脸上都漾着一丝喜气。唯有孟青云,在这片喧腾的热闹里,身影却格格不入,透着疏离。他偶尔出现在回廊下,看着仆役们挂灯笼、贴窗花,眼神却似蒙着薄雾,辨不清情绪,仿佛这喧闹是他们的,而自己被一层无形的隔膜困在另一处天地。
碧落冷眼觑着,将这份刻意的游离,连同孟氏夫妇眼中时而流露、又迅速被年节气氛掩盖的忧色,都不动声色地纳入眼底。
孟青云每日在碧落看护下修习《养神蕴灵诀》,玉简功法带来的清宁之气正缓慢梳理他混乱的神魂。面对父母,他不再刻意冰冷抗拒,但那份亲近间始终横亘着无形的屏障。他会回应张氏小心翼翼的关心,会陪孟隽德下盘棋,努力扮演一个“正常”归家的儿子,然而眼底深处的纠结与痛苦从未消散。他如同行走在刀尖,一边是今生父母拳拳爱意,一边是前世仇怨熊熊烈火,每一步都承受着撕裂般的痛楚。
孟隽德与张凝红则敏锐捕捉到了儿子态度细微的转变。虽仍显生疏,却已非拒人千里的冰冷。这令他们欣喜万分,待儿子越发小心翼翼,唯恐触动其敏感心弦。孟隽德绝口不提功名仕途,只问些观中起居;张氏也咽下嘱咐唠叨,默默为儿子备下他爱吃的点心。他们的爱笨拙压抑,却无比真实,带着近乎卑微的讨好。
除夕家宴,气氛比往年多了几分小心翼翼的“温情”。
窗外爆竹震天,烟花绚烂。
酒过三巡,看着儿子沉默的侧脸,孟隽德心中积压许久的忧虑终于忍不住了。他放下酒杯,声音低沉,带着一个父亲最深沉的担忧:“云儿…你告诉爹,之前……你是不是……撞见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 他斟酌着词句,生怕刺激到儿子,“爹知道你心里苦,自打去年…你就像变了个人……” 他眼中是深切的恐惧和痛心,他宁愿相信是恶鬼作祟,也不愿相信儿子是本性变得如此疏离冷漠。
张凝红也紧张地看着儿子,眼中含泪:“云儿,有什么委屈你跟娘说,别憋在心里啊!爹娘…爹娘看着你这样,心都要碎了…”
孟青云握着酒杯的手猛地收紧,指节发白。陶谦的怨念如同被点燃的炸药,瞬间在他脑中轰鸣!外邪侵扰?怨气不散?他们竟然如此揣测!他们根本不知道,那个让他们如此恐惧的“外邪”,那个“怨气不散”的冤魂,就在他们儿子体内!就在此刻听着他们说话!巨大的荒谬感和被误解的愤怒几乎要冲破理智。他感到一股冰冷的戾气直冲头顶。
就在这时,一股精纯温润的凉意从碧落方向传来,如同醍醐灌顶,瞬间压制了那翻腾的怨念,让他濒临失控的魂念重新稳定。碧落平静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无声的提醒:稳住。这是孟隽德,一个担忧儿子的父亲,不是仇人。
孟青云胸膛剧烈起伏,额角渗出细密冷汗。他闭上眼,强行压下脑海里陶谦的嘶吼,再睁开时,眼底是深不见底的疲惫与一种近乎悲凉的清醒。他看着眼前忧心忡忡的父母,心中那堵由怨念筑成的高墙,似乎无声地裂开了一道缝隙。他看到了墙外,是两双盛满真实爱意与痛苦的眼睛。这份爱,沉重、笨拙、带着误解,但它……是真的。
他放下酒杯,声音沙哑得厉害,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平静:“父亲,母亲,没有外邪,也没有怨灵缠身,儿子……已经好了……。” 他顿了顿,迎上父母愕然不解的目光,“儿子在白云观……已拜白云道长为师,决心……踏上修行之路。” 他选择了一个相对温和的表述,避开了前世今生惊世骇俗的真相。
如同寂静中的惊雷!
孟隽德手中的酒杯“啪”地一声坠地,摔得粉碎。他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嘴唇哆嗦着:“修……修道?” 眼中翻涌着巨大的震惊、难以置信,以及梦想彻底坍塌的茫然。他一生虽无大成就,却始终笃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倾注全部心血培养的儿子,竟要去当道士?!小儿子孟庆霖至今没有恢复元气,此生怕难有起色,这唯一能指望的儿子却要修道遁世,一股脊骨发寒的宿命感猛地攫住了他。
张凝红也死死捂住嘴,发出一声短促的抽息,泪水瞬间滚落。修道?那岂非意味着儿子要永生永世离开他们,斩断尘缘?这比性情大变更令她如遭雷击!那是她怀胎十月、含辛茹苦养大的骨肉啊!
厅堂内死一般寂静,唯有窗外隐约的爆竹声,衬得屋内空气凝滞如铁。孟隽德看着儿子平静却决然的眼神,再瞥向旁边那位气质出尘、显然支持儿子决定的碧落仙子,巨大的无力与痛苦席卷了他。他终于明白,儿子并非邪祟所迷,而是自己选择了这条不归路。他半生的担忧、期盼、规划……在这一刻都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一念起万劫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一念起万劫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