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嘛!听说那嗓子眼儿里‘嗬嗬’的,跟破风箱似的……这动静,听着就瘆得慌!你说,它会不会……会不会还在这附近藏着?”
“快别说了!我汗毛都竖起来了!赶紧回家把门闩好!晚上谁还敢出门打更?这京城里,怕是要不太平了……”
恐慌如同无形的瘟疫,随着日头升高,迅速在坊间蔓延。老孙头凄厉的惨叫、脱手的梆子、熄灭的灯笼、那非人身影拉长扭曲的瞬间,以及弥漫的腥风……在众人口耳相传的渲染下,愈发具象且狰狞。人人心中皆蒙上厚重阴影,仿佛暗处的怪物随时会自任何角落扑出,显露惨白尖牙与咧至耳根的笑意。
京城悄然发生着不易觉察的变化,街巷间弥漫着一股隐微的灵异气息。时值深秋,树叶犹带翠色,顽强附着枝头;入夜后,星空亦显格外明澈。民众渐次察觉微妙异状:家中豢养之物灵性大增,甚或可通人语;而夤夜偶起的诡谲声响,更令胆怯者惕然生惧。
“你听说了吗?城东李家的那条老狗,最近居然能算出主人的归家时间,在门口等候。”茶馆里,一位老者神秘兮兮地对同桌的友人说道。
友人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真的?这世道真是变了,连狗都这么聪明了。”
此时,另一桌的客人也加入了讨论:“可不是嘛,我家那小子说,昨晚看到院子里有个白衣飘飘的影子,吓得他一晚上没睡好。”
人们的恐慌如无形巨浪,迅速席卷东城、西城、南城……裹挟着无数惊惶失措的民众,向同一方向奔涌——城西郊外,那座矗立山腰、云雾缭绕的白云观。通往道观的盘山石阶,此刻已全然湮没于鼎沸人潮之中。
香客如蚁,摩肩接踵而上。汗液、廉价脂粉、焚烧的檀香,以及隐约的尿臊气味混杂交织,形成一股令人窒息的浑浊气味。无数沾满泥垢的布鞋、草履乃至赤足,带着劫后余生的急迫,疯狂践踏着数百年来被虔诚信众磨砺得光滑温润的青石阶。粗粝的石阶边缘,竟在一日之间被万千鞋底磨蚀剥落,裸露出惨白的新碴,如一道刺目新伤。石阶两侧,平日仅积薄灰的香炉,此刻密插如猬刺,粗如手臂的线香林立燃烧,浓烟翻腾不散,将道观朱红山门与飞檐斗拱尽数笼罩于呛人灰白之中,连途经的飞鸟亦不得不仓皇回避。
山门之内,鼎盛的香火气息浓郁如凝脂。巨大的青铜香炉几为燃烧的香烛所湮没,炽烈的火焰灼烤着空气,发出细微的噼啪声。香灰积存甚厚,风拂过,细密的灰烬便打着旋升腾而起,飘落在跪拜者的发髻、肩头,乃至其虔诚合十的手掌之上。诵经声、祈祷声、孩童的哭闹声,以及护法道士竭力维持秩序的沙哑呼喝声,交织成一片震耳欲聋的声浪,冲击着身处其中者的耳膜与神经。
孟青云与澄心自白云观前院穿行而过,耳畔不时传来此类议论。二人相视一笑,心中了然,此等景象皆与一月前白云道长归来时所提及的大事相关。彼时,道长携回一只黑猫及一只硕大的蚊子,观其形貌,绝非寻常之物。
“青云,近日异象频生,不知是何缘由?更不知是吉是凶?”澄心忧心忡忡地询问。
孟青云摇首道:“澄心你自幼于道观成长,所见之奇闻异事远胜于我。你尚且不明缘由,我岂能知晓。”孟青云暗忖,虽记忆中存有奈何桥、孟婆汤及仙子仙君之景象,然那不过是前世死后惊鸿一瞥,今生尚未得见。“不若,我等前去询问道长。亦可顺道探望那猫与蚊子。”
道长曾言,黑猫名为月乌,乃灵兽。那蚊子唤作阿渺,亦开启了灵智。一只蚊子竟也拥有名号?
孟青云与澄心穿梭于人群之间,聆听信徒低语,收集各类信息。二人穿过拥挤的三清殿,绕至后院一处僻静的丹房外,震耳的喧嚣方才被无形屏障阻隔,声浪略有减弱。
丹房内弥漫着清苦的药香。窗边小几上置一具精巧黄铜博山炉,炉腹炭火暗红,缕缕青烟自层峦叠嶂的炉盖孔窍中逸出,如丝如絮,萦绕盘旋,试图驱散窗外渗入的浓重香火气息。
白云道长端坐蒲团之上,身着洗至发白的青色道袍,身形挺拔若崖畔青松。其面前摊开一卷古旧《云笈七签》,纸页泛黄,墨迹沉厚。然其目光未驻书页,而是凝望窗外被香火烟雾笼罩的天空,眼神沉静如古井,深处似有暗流无声涌动。
“人心如沸,香火如炽,山雨欲来风满楼矣……”一声低沉而徐缓的叹息自身侧传来。
“道长亦知此事?我等闻香客所言,近日京城怪事频发……”孟青云与澄心将所闻消息逐一禀报道长。
道长亦凝望窗外鼎盛的香火,手中乌木念珠徐徐捻动,发出规律微响,宛如拨动无形之命运丝弦。
“灵气如潮汐,涨落自有其天时。然此番潮涌,”道长思及深宫仙陨,本源之力反哺大地万物。其捻动念珠的手指骤然一顿,目光转向丹房角落供奉的小小祖师像前,那盏长明灯火正以目力难辨之频急遽跃动,“京城……恐难太平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念起万劫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一念起万劫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