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箱内的GPS发射器像一记警钟,重重敲在“猎狐行动”组每位成员的心上。对手的狡猾和挑衅意味已经毫不掩饰。
技术队迅速将密码箱转移到郊外一个安全的电磁屏蔽室进行处理。果然,一旦进入屏蔽环境,发射器的信号立刻消失。
“很先进的微型设备,续航能力强,信号隐蔽性好。”技术员汇报,“如果不是我们提前截获,一旦被带入指挥部,后果不堪设想。”
沈锐面色冷峻:“他们不仅知道我们在查,甚至可能大致知道我们的行动节奏。内部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或者,他们的观察点就在我们附近。”
他下令对反扒大队内部进行一轮低调的安全自查,同时将指挥部临时转移至铁路局下属的一个备用调度中心,并加强了物理安保和电子屏蔽措施。
虽然这次行动险些被反咬一口,但也并非全无收获。那个连帽衫男子和“传递手”都已被秘密监控起来。沈锐决定暂时不动他们,将其作为鱼饵,放长线钓大鱼。
“既然他们想用GPS定位我们,我们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沈锐提出了一个逆向思维。
技术队心领神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那个密码箱进行了极其精细的改造。他们小心翼翼地取出了对方的GPS发射器(用于研究其技术来源),然后在完全相同的隐藏位置,植入了一颗我方控制的、更精密的微型追踪器。之后,将密码箱恢复原状,连一丝一毫的划痕都进行了复原处理。
“将箱子放回那个储物柜。”沈锐下令,“动作要快,要自然,确保不被对方察觉已被调包。”
同时,对连帽衫和“传递手”的监控提升至最高等级。老陈负责协调多个外勤小组,进行轮换式、远距离盯梢,确保绝对隐蔽。
两天后,“鱼”终于动了。
连帽衫男子再次出现在商场,他极其谨慎,在储物柜区域反复徘徊确认安全后,才快速取走了密码箱。他乘坐公共交通在城市里绕了很大一圈,最后进入了一个老式居民区,消失在了一栋没有电梯的筒子楼里。
外围调查显示,该楼居住人员复杂,流动性大,监控设施老旧不全,是理想的藏身之所。
“不要进去查!”沈锐严令,“守住所有出口,动用所有可用的技术手段,监听、信号监测,我要知道这栋楼里所有的异常通讯!”
技术监测车秘密进驻附近区域。很快,他们捕捉到楼内有一个异常活跃的、经过强加密的无线信号源,信号并非指向公共网络,而是在特定时间段内向城郊方向进行定向传输。
信号最终指向的位置,是位于市郊结合部的一个大型铁路编组站。那里列车进出频繁,噪音巨大,环境复杂,是另一个绝佳的隐蔽地点。
“编组站…”沈锐看着地图,眉头紧锁。那里如同钢铁迷宫,是铁路系统的毛细血管枢纽,也是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
几乎同时,对“传递手”的监控也有发现。他再次购买车票,这次的目的地是编组站附近的一个小货运站。
“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可能不在客运高铁上,而是在货运列车上!”沈锐做出了判断。
货运列车运输的物资千奇百怪,从普通商品到精密仪器、贵重原材料,价值不一而足,安保措施相对客运系统而言更为薄弱,一直是盗窃犯罪的重灾区。
“狐王”团伙的业务范围,显然比想象中更广。
沈锐立刻调整部署:一组人继续监视筒子楼,另一组人秘密潜入编组站及周边货运站,熟悉环境,布设监控点。他同时联系了铁路货运保卫部门,通报了相关情况,请求协同布控,但严格限制了知情范围,以防消息走漏。
一张更大的网,悄悄撒向了繁忙而喧嚣的铁路编组场。
夜幕降临,庞大的编组站并未沉睡。探照灯将铁轨照得雪亮,调车机车的汽笛声、车厢碰撞的铿锵声、工作人员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构成一幅工业时代的交响画面。
沈锐和老陈带着几名队员,穿着铁路工作服,混迹在编组站的工作人员中。他们重点监控的,是一列刚刚编组完成、即将发往南方某港口的货车。情报显示,这列车上装载有某高科技企业出口的一批精密光学元件,价值不菲。
时间接近午夜。空气中的寒意和紧张感交织。
“各小组汇报情况。”沈锐隐藏在阴影中,对着麦克风低声说。
“一号点无异常。”
“二号点无异常。那批光学元件所在车厢已重点标记。”
“三号点(筒子楼)无异常,‘连帽衫’未曾离开。”
“‘传递手’已在小货运站附近下车,正在向编组站方向移动。”
“狐狸出洞了。”老陈低声道。
果然,不久后,几个黑影如同鬼魅般,利用编组站内复杂的地形和车辆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接近了目标列车。他们动作娴熟,分工明确,有人望风,有人利用专业工具快速破解车厢的简易锁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西湖谜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西湖谜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