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游神案件过去两个月后,一个不寻常的现象引起了数字刑事侦缉中心的注意。
“局长,您看看这个。”赵峰将一份报告放在沈锐桌上,“沿海多个渔村的天气预报系统出现系统性误差,误差模式高度一致——都低估了台风强度和路径偏移。”
沈锐皱眉翻阅报告:“技术故障?”
“最初我们也这么认为,”赵峰调出数据可视化图,“但误差模式太一致了,像是某种定向干扰。更奇怪的是,只有传统渔村的预报系统受影响,城市和港口系统完全正常。”
沈锐立即警觉:“针对性干扰?查一下受影响区域的共同点。”
调查发现,所有受影响渔村都保留着古老的海洋天气预报方法——观察天象、海况和生物行为,并结合传统历法进行预测。许多老渔民甚至更信任这些“老祖宗的方法”。
“有人在系统性地破坏现代预报系统,”程雪分析,“迫使渔民依赖传统方法。”
技术团队追踪天气预报系统的异常,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数据蠕虫”——专门针对气象数据的恶意代码,能够微妙地修改预报结果而不触发警报。
“极其精细的攻击,”首席技术官感叹,“需要深厚的气象学知识。”
通过反向工程,团队发现蠕虫代码中隐藏着一个特殊标记——条抽象化的龙形图案。
“赛博龙王。”沈锐想起闽南渔民中流传的“龙王掌管风雨”的传说,“有人在扮演数字时代的龙王。”
进一步调查发现,同时期多个渔村的传统气象观测设备也遭到破坏——风速仪被校准、雨量计被干扰、甚至民间观天象的参考点被移动。
“不仅破坏现代系统,还在篡改传统方法?”陈健疑惑,“这到底想干什么?”
沈锐沉思片刻:“制造混乱。当现代和传统方法都不可靠时,人们会转向什么?”
答案很快出现:沿海地区开始流传一个新的手机应用——“龙王的指引”,声称能通过“融合古今智慧”提供最准确的海洋天气预报。
调查发现,该应用确实惊人准确——在官方预报出错的情况下,它的预测反而更接近实际情况。
“他们在用实际数据证明自己的可靠性,”沈锐警觉,“培养用户依赖。”
技术团队破解应用后端,发现了令人不安的真相:应用不仅收集气象数据,还在大量获取用户位置、航行计划、渔船信息甚至渔业交易数据。
“目标不是天气预报,”沈锐判断,“是渔业数据和航行情报。”
更深入的分析发现,应用后台与某个境外海洋研究机构相连,该机构有军事背景,长期研究中国海洋活动和渔业资源。
“海洋情报收集,”国家安全部门确认,“通过制造预报混乱,迫使渔民使用他们的应用,从而获取宝贵海洋数据。”
警方立即行动,下架应用并逮捕开发团队。但主谋再次逃脱,只留下一条信息:“龙王归海,后会有期。”
案件似乎告一段落,但沈锐觉得还有更深层次的目的。
一周后,新的异常出现:多个沿海地区的潮汐预报系统出现错误,误差恰好与某种罕见的天文现象周期吻合。
“这个周期...”天文专家查看数据后震惊,“是古代‘龙王诞’的计算基准!有人在用天文数据作为加密密钥!”
技术团队根据这一线索,果然在潮汐数据中发现了隐藏信息——系列加密坐标,指向南海某些特定区域。
“他们在标记什么?”海事部门疑惑。
沈锐调出这些区域的海图:“都是传统渔场和潜在资源区。他们在用这种方式传递情报!”
通过模拟古代潮汐推算方法,团队破解了更多隐藏坐标,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模式:这些坐标正在标识出一条穿越争议海域的“安全通道”。
“军事用途!”海军代表震惊,“在为特定航行路线做标记。”
国安部门立即启动专项行动,一举抓获了多个沿海潜伏的情报小组,缴获了大量利用传统文化作为掩护的间谍设备。
在审讯中,一名嫌疑人透露:“最古老的往往最不被怀疑。我们研究了中国所有沿海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找到了最佳掩护方式。”
案件虽然成功破获,但沈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传统文化正在成为国家安全的新战场。
他立即向中央提交报告,建议加强“文化安全”建设,防止传统文化被利用危害国家安全。
基于这一理念,数字刑事侦缉中心成立了“文化安全实验室”,专门研究传统文化中的安全要素和防护措施。
实验室的第一个项目是“传统历法安全编码分析”,研究古代历法中的数学智慧如何被现代加密技术借鉴或滥用。
在一次沿海渔村调研中,沈锐与一位老渔民交谈。老人指着大海说:“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既是智慧,也可能是破绽。关键看谁在用,为什么用。”
回程的车上,沈锐沉思着这句话。是的,传统文化就像大海,既能哺育生命,也能隐藏暗流。
他的手机响起,是一条加密信息:“最深的密码藏在最古老的文化中。你只解开了第一层。——深海”
沈锐回复:“无论多深,光明终将抵达。”
他望向窗外,珠江口的海面上,渔船点点,传统与现代在这片古老的海域交织。
守护这片海,就是守护文化的源头。而新的挑战,正如海平面下的暗流,永不停息。
喜欢西湖谜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西湖谜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