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团队连夜清除了所有恶意代码,加固了系统安全。但沈锐知道,这还不够。
“他们为什么选择游神活动作为掩护?”他沉思道,“不仅因为人流密集,更因为这是定期举行的活动,可以长期准备。”
通过分析近年来的游神活动录像,技术团队果然发现了端倪:同样的“标记”行动在过去两年就有迹象,但设备更加原始,未被察觉。
“长期谋划,”沈锐震惊,“查一下所有参与活动筹备的机构和人员。”
调查指向一个本土文化基金会,该基金会近年来积极“赞助”传统民俗活动。深入调查发现,基金会背后有境外资金支持,实际控制人是一名外籍华裔科技富豪。
国际刑警协查显示,该富豪与多个高科技犯罪集团有联系,专门从事工业间谍和技术窃取。
“但为什么对海底隧道感兴趣?”小李不解。
沈锐调出隧道资料:“这不是普通隧道,里面铺设了最新一代的海底通信光缆,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重点项目。”
进一步调查发现,隧道光缆传输的不仅是通信数据,还有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实验数据。
“目标是数据窃取,”沈锐判断,“制造事故只是分散注意力。”
警方立即布控,在基金会办公室抓获多名嫌疑人,但主犯已经离境。
在搜查中,警方发现了更加庞大的计划:不仅针对泉州,还计划在多个中国传统民俗活动中植入监控设备,长期收集环境数据和人员流动模式。
“他们在建立中国传统文化活动的数字模型,”技术专家分析,“可能用于预测社会行为或寻找安全漏洞。”
沈锐立即向公安部汇报,建议全国范围内检查重大民俗活动的安全措施。
案件虽然告破,但沈锐心情沉重:传统文化活动成为高科技犯罪的掩护,这是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在总结会上,他说:“科技与传统的边界正在模糊。犯罪分子在利用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信任和情感。我们需要新的保护策略——既尊重传统,又确保安全。”
基于这次经验,他提出了“传统文化活动数字安保规范”,被公安部采纳并在全国推广。
回广州的前夜,沈锐独自来到那座古庙。清水祖师神像已重新安坐,香火缭绕中面目慈祥而庄严。
庙祝老人走来:“警官,谢谢你保护了神明的尊严。”
沈锐微微躬身:“是神明通过这种方式提醒我们新时代的挑战。”
老人微笑:“神明不会说话,但会通过种种方式给人以启示。关键是能否读懂这些征兆。”
回到广州后,沈锐加强了数字刑事侦侦中心与传统文化保护部门的合作,开发了专门用于民俗活动安保的智能监控系统。
一周后,他收到一条加密信息:“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有无尽的可能性。期待下次交手。——文化守护者”
沈锐回复:“文化需要真正的守护者,而不是窃取者。”
他放下手机,望向办公室墙上的中国地图,目光落在绵长的海岸线上。
在新的战场上,守护者的使命跨越古今,融合传统与科技。
而挑战,永不停息。
(未完待续)
喜欢西湖谜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西湖谜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