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的社会实验让濠镜司法局陷入了深刻的反思。沈锐召集镜面小组,开启了新一轮的战略会议。
“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传统罪犯,而是一个社会工程师。”犯罪心理学家李博士在白板上画着关系图,“他在测量社会系统的压力容限,寻找临界点。”
技术专家阿杰补充道:“从技术角度分析,他使用的都是非致命性手段,但精心设计以引发最大心理影响。这需要对社会心理学和群体行为有极深的理解。”
沈锐凝视着濠镜地图上被标记的五个点:“他选择这些地点不是随机的。查一下这些位置的历史和社会学意义。”
调查小组带回令人惊讶的发现:这五个点恰好对应濠镜历史上五次重大社会变革的发生地——从葡萄牙殖民时期到回归后的重要转折点。
“他在重演历史。”程雪恍然大悟,“但用的是现代科技手段。”
沈锐点头:“不仅重演,是在量化。测量同样的情况下,现代社会的反应与历史有何不同。”
跟踪队陈健提出关键问题:“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最终目的是什么?”
小组沉默了。这时,技术团队有了突破:在恢复的硬盘数据中,发现了一个隐藏的日志文件,记录着“教授”的实验目标和理念。
日志显示,“教授”认为人类社会已经到达一个临界点——技术发展远超社会结构的进化速度,这种不平衡必然导致系统性崩溃。他自称在寻找“最小必要干预”,以便在全面崩溃前“重置系统”。
“疯狂的天才。”李博士评价,“但他有某种扭曲的救世主情结。”
更令人不安的是,日志提到一个名为“镜像社会”的终极计划——通过精确计算的社会干预,引导建立一种“更高效、更理性”的社会结构。
沈锐立即向保安局汇报了这一发现。高层决定加强所有关键基础设施的保护,同时授权镜面小组采取更积极的预防措施。
小组设计了一个多层次应对策略:
1. 技术层面:开发反制设备,能够检测和阻断“教授”使用的特殊频率和信号。
2. 心理层面:通过媒体和社区网络增强社会韧性教育,提高公众对异常情况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3. 物理层面:对潜在目标采取差异化保护,设置陷阱和监测点。
策略实施一周后,“教授”开始了新一轮测试。这次的目标是交通系统——濠镜的智能交通灯同时出现异常,造成大规模拥堵。
但这次的效果大打折扣:驾驶员们没有陷入恐慌,而是按照应急预案使用备用路线;交通管理部门迅速切换至手动控制;技术团队很快定位并阻断了干扰源。
“教授”在暗网发布了一条新信息:“有趣的适应。但真正的测试才刚刚开始。——P”
紧接着,一系列更加精妙的“测试”展开:
· 超市价格系统被篡改,造成短暂混乱,但很快被发现并修复。
· 社交媒体出现精心伪造的紧急事件报道,但被快速识别并澄清。
· 部分区域通讯信号被干扰,但备用系统立即启动。
每一次攻击都被成功化解,但镜面小组意识到这些都只是佯攻。“教授”在测量他们的反应时间和模式,为真正的攻击做准备。
沈锐决定反客为主:“我们不能总是被动应对。需要预测他的最终目标,先发制人。”
通过分析所有数据,小组发现一个模式:“教授”的所有测试都在为某个大型公共活动做准备。排查近期大型活动后,目标锁定在两周后的“濠镜国际科技峰会”——届时将有全球科技领袖和专家参加。
“完美的实验场。”沈锐面色凝重,“高关注度,高科技环境,国际影响力。”
安保工作立即升级。镜面小组设计了史上最严密的防护体系,包括:
1. 所有参会者的多重身份验证
2. 独立网络系统与外界物理隔离
3. 反无人机和信号干扰装置
4. 应急响应团队随时待命
峰会前一天,沈锐收到一条神秘信息:“最高级别的挑战值得最高级别的奖励。期待明天。——P”
沈锐回复:“我们会准备好。”
峰会日,濠镜戒备森严。当全球科技精英齐聚一堂时,沈锐坐镇指挥中心,镜面小组全员就位。
然而,一整天平安无事。没有异常信号,没有系统故障,没有任何干扰。
“他在等什么?”程雪疑惑。
傍晚,峰会进入最后环节——关于“未来城市安全”的专题讨论。突然,所有屏幕闪烁,显示出“教授”的身影——这次没有面具,但面容经过数字处理无法辨认。
“女士们先生们,抱歉打断这个关于安全的重要讨论。”声音经过处理但清晰可辨,“我想提供一个实时案例研究。”
会场一阵骚动,但安保人员迅速稳定秩序。
“请看大屏幕。”“教授”继续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西湖谜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西湖谜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