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小组的成立仪式简单而务实。沈锐从全局挑选了十二名精英:六名来自技术部门的数字追踪专家,四名经验丰富的跟踪队老手,还有两名犯罪心理学家。
“我们的优势在于融合。”沈锐在第一次小组会议上说,“高科技的眼睛,传统方法的脚力,心理学的头脑。”
小组的第一个任务是重新审视“幽灵盗窃案”的所有证据。技术团队用最新算法分析现场数据,跟踪队老手则用经验直觉寻找模式,心理学家构建罪犯心理侧写。
“嫌疑人极度自信,喜欢挑衅执法部门。”心理学家李博士分析,“每次作案都会留下‘签名’——那些谜语和标志不是必须的,而是他游戏的一部分。”
技术团队发现了一个微小但关键的细节:在所有案发现场,都检测到一种特殊的低频声波,人耳无法察觉,但会影响某些安保传感器的精度。
“这不是市面上能买到的技术。”首席技术官阿杰报告,“是定制设备,需要顶尖的工程能力。”
跟踪队陈健提出一个观点:“这种高科技设备需要维护和调试。嫌疑人一定有个安全的工作室,而且不会太远——精密设备不适合频繁移动。”
三方面结合,目标范围大大缩小:有能力制造这种设备的工作室在濠镜不超过五家,其中三家有合法业务,可以排除。
“重点监控另外两家。”沈锐下令。
镜面小组采用创新监控方式:技术团队用无人机和卫星进行大范围扫描,跟踪队则化装成环卫工人、外卖员等进行近距离观察,心理学家则通过行为模式预测目标可能的活动。
三天后,一个可疑现象被发现:第二嫌疑地点——一家废弃的电子厂——虽然看似无人进出,但夜间用电量异常,且有一种特殊的散热模式,与高性能计算机的工作特征吻合。
“就是这里。”沈锐确认,“但不能打草惊蛇。我们需要知道他什么时候在里面。”
通过分析用电模式,团队预测嫌疑人最可能的活动时间是凌晨两点到五点。沈锐决定在这个时间段进行突袭。
行动夜,镜面小组全员到位。技术团队切断了工厂的所有通讯但保持供电以免惊动目标,跟踪队封锁了所有可能的逃脱路线,心理学家则通过监控分析嫌疑人可能的反应模式。
凌晨三点,突击开始。当队伍冲入主工作室时,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只有设备在自动运行。中央大屏幕上显示着一行字:
“预测到你的预测。下次更聪明点。——M”
沈锐不怒反笑:“有意思。他知道我们在监控用电模式,故意设置了这个模式引我们过来。”
技术团队检查设备,发现这些只是幌子,真正的工作室在别处。但嫌疑人犯了一个错误——这些设备仍然散热,而散热需要通风。
“查所有通风管道!”沈锐下令。
跟踪队老手沿着通风管道追踪,发现一条被巧妙隐藏的通道,通向隔壁一栋看似住宅的建筑物。
第二次突击更加谨慎。当队伍潜入建筑物时,终于发现了真正的工作室——里面满是先进设备,一个身影正在紧急销毁数据。
“不许动!警察!”沈锐举枪喝道。
那人转身,出乎所有人意料——竟是个年轻女子,看起来不到三十岁,眼神中既有惊慌也有不屑。
“沈副局长,终于见面了。”她冷静地说,“但你已经晚了。”她按下手中的按钮,所有设备开始过载!
技术团队迅速切断电源,但数据已经大部分销毁。女子被逮捕,但拒绝透露任何信息。
在工作室中,小组发现了令人震惊的证据:不仅有针对珠宝盗窃的计划,还有对濠镜电网、供水系统甚至医院设备的入侵蓝图。
“她不是在盗窃,是在测试入侵关键基础设施的能力。”技术专家分析,“所有这些犯罪都是更大计划的准备工作。”
审讯中,女子始终保持沉默,直到沈锐出示一个证据:在她设备中恢复的部分数据,显示她有一个重病的弟弟,需要昂贵治疗。
“我们可以帮助你弟弟,”沈锐说,“但你需要合作。”
女子眼中闪过一丝动摇,但仍坚持沉默。
心理学家李博士提出一个新角度:“她不是主谋。看她的设备使用模式——太多高级功能没有被充分利用,像是有人在远程指导。”
技术团队果然发现设备中有隐藏的后门,数据被实时传输到另一个地方。反向追踪发现信号源竟然在——司法局内部!
“内鬼还在活动!”程雪震惊。
沈锐却若有所思:“不一定。可能是故意误导。”
他设计了一个精妙测试:向不同部门发放不同的假信息,观察哪个版本会被泄露。
果然,两天后,其中一个版本出现在暗网上——来自司法局网络安保部门!
突击检查发现,网络安保主管的电脑被一种高级病毒控制,自动发送特定信息。进一步追踪发现,病毒是通过一个看似普通的系统更新包植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西湖谜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西湖谜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