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镜的夜晚被一场精心策划的盗窃案打破宁静。位于新口岸的“珍宝展览中心”遭袭,一批价值连城的钻石和古董不翼而飞。令人震惊的是,这座拥有最先进安保系统的建筑,竟然没有触发任何警报。
“不可能!”展览中心安保主管面色苍白,“我们有多重生物识别系统、运动传感器、压力感应地板...就连一只蚊子飞过都会触发警报!”
沈锐亲临现场,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展览柜完好无损,仿佛里面的展品凭空消失。地面一尘不染,没有脚印,没有工具痕迹,甚至没有一丝纤维残留。
“就像幽灵作案。”程雪低声说。
沈锐的目光落在天花板的一个通风口上:“不是幽灵,是高科技。”
技术团队果然在通风口内部发现了微小的划痕和一种特殊的聚合物残留——说明有人通过这个狭小空间潜入,但正常人类根本不可能做到。
“无人机?”技术专家猜测,“但最先进的微型无人机也载不动那些展品。”
沈锐沉思片刻:“查一下最近有没有类似案件,特别是使用特殊技术的。”
结果令人不安:过去半年,亚太地区发生了七起类似案件,都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技术水平,且始终未破案。国际刑警将这些案件归类为“幽灵系列”,怀疑与某个高科技犯罪集团有关。
回到司法局,沈锐调阅了所有相关资料,发现一个共同点:每次案发前,当地警方都会收到虚假报警,分散注意力。
“声东击西的老把戏,”沈锐说,“但用出了新水平。”
他决定重启一个被遗忘的部门——刑事跟踪队。这个队伍曾经辉煌,但随着高科技监控手段的普及,逐渐被边缘化。
“跟踪队?”程雪疑惑,“现在全是天眼系统和数字追踪,还需要人力跟踪吗?”
“科技有盲点,”沈锐回答,“而这些罪犯恰恰擅长利用科技盲点。有时候,最传统的方法最有效。”
跟踪队的老队长已经退休,副队长陈健成了新任队长。他是个经验丰富但有些刻板的老警探,对新技术不太感冒。
“沈副局长,跟踪队随时待命。”陈健立正报告,但眼中带着怀疑,“不过说实话,现在都是高科技犯罪,我们那套老方法还行得通吗?”
沈锐微笑:“正因为他们是高科技,才更需要你们的老经验。”
第一个任务:监视所有已知的黑市珠宝交易渠道。跟踪队采用最传统的方式——化装潜伏、定点监视、人力跟踪。
三天后,成果出现:队员小刘发现一个可疑人物在旧区古董店频繁出入。该店表面经营合法生意,但后院常有神秘车辆进出。
“用的是假车牌,但车型和轮胎痕迹匹配案发附近监控拍到的可疑车辆。”陈健汇报。
沈锐批准了深入调查。跟踪队24小时监视,发现该店确实在进行非法古董交易,但与珠宝盗窃案无关。
就在行动似乎陷入僵局时,程雪那边有了突破:她在分析现场聚合物残留时,发现了一种极其罕见的材料——专用于航天科技的微型机械人外涂层!
“这种材料只有三家公司在全球使用,”程雪兴奋地说,“而且都需要特殊许可才能购买!”
调查指向一家名为“微科创新”的濠镜公司。表面上是做微型医疗器械,但背景复杂——大股东是某个离岸基金,与德雷克的网络有间接关联。
沈锐立即安排对“微科创新”的秘密调查。跟踪队负责外围监视,技术团队尝试渗透其网络。
陈健带领队员在公司周围布控,很快发现异常:每晚凌晨,都有特殊车辆进出,但车牌每次都不同,车型却一致。
“他们在用全息投影伪装车牌!”技术团队证实,“高级黑科技。”
沈锐决定放长线钓大鱼,没有立即行动,而是全面监控公司所有人员和车辆。
一周后的深夜,监控组发现异常:一辆伪装成垃圾车的车辆离开公司,驶向港珠澳大桥方向。
“行动!”沈锐下令。
跟踪队多辆车交替跟踪,保持距离以免打草惊蛇。垃圾车最终驶入大桥附近的一个废弃物流仓库。
无人机侦察显示,仓库内有大量高科技设备,几个人正在忙碌——中央桌上正是失踪的钻石和古董!
突击队准备行动时,沈锐突然注意到一个细节:那些人的动作过于协调,几乎像机器人...
“等等!”他紧急叫停,“是陷阱!”
话音刚落,仓库突然发生爆炸!幸好突击队尚未进入,无人伤亡。
爆炸后调查发现,仓库里根本没有真正的人,全是高级全息投影和机器人。真正的罪犯早已金蝉脱壳。
“又被耍了。”陈健沮丧地说。
沈锐却若有所思:“但他们暴露了一个模式——对港珠澳大桥区域的特别关注。”
他调集所有资源重点监控大桥区域,特别是那些看似废弃的设施。
第二天,跟踪队发现一个可疑现象:每天固定时间,都有无人机群飞越大桥,看似在进行商业测绘,但飞行模式异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西湖谜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西湖谜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