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戒备的状态持续了数周。横店的大型活动要么取消,要么在铜墙铁壁般的安保下顺利进行,没有发生任何异常。全球范围内那几个备受关注的大型活动也相继落下帷幕,虽然神经始终紧绷,但预期的“测试”并未发生。
暗网上的那些加密频道依旧活跃,但讨论内容变得更加隐晦难懂,甚至出现了一些故意释放的虚假信息,似乎是在试探或者误导监控者。
一种无形的疲惫感开始蔓延。长期的高度紧张对资源和士气都是巨大的消耗。部分人开始怀疑,之前的情报是否被过度解读?或许那只是暗网惯常的哗众取宠和危险幻想?
沈锐顶住了压力,坚持维持预警等级。他相信自己的直觉,也相信那些碎片化情报背后指向的巨大威胁。对手的沉默,可能只是在等待更好的时机,或者正在调试更可怕的“武器”。
这天,技术队监控到一个异常现象:那些加密频道在例行“签到”时间后,突然沉寂了整整二十四小时,然后恢复,但活跃度明显降低,讨论主题也转向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
这种突然的沉寂,比活跃更让人不安。
“像是……在为什么事情做准备,或者……已经完成了某个阶段。”技术队长分析道。
几乎在同一时间,国际刑警传来一份紧急通报:某国际快递巨头的物流中心,在例行安检中,通过新型生物气溶胶 sniffing (嗅探)设备,检测到一个发往东南亚某地的包裹存在异常!包裹标签显示为“工业样品”,但sniffer检测到包裹内部有微量的、结构未知的生物蛋白活性信号!
包裹被紧急截停!在最高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开箱后,发现里面是几个密封的、看起来像高级化妆品精华液的玻璃安瓿瓶。经过检测,安瓿瓶内的液体含有一种人工合成的、极其复杂的病毒载体,其表面修饰的蛋白,与之前谭栋笔记中提到的“惰性病毒受体蛋白”高度相似!
这是一种从未见过的生物制剂!
专家初步分析认为,这种病毒载体本身不具备强致病性,但它像一把“钥匙”,能够高效识别并侵入携带特定基因标记的细胞。一旦其携带的“载荷”(可能是致命的基因编辑工具或毒素基因)被激活,后果不堪设想!
而这批“钥匙”,正在被试图运往海外!
发货地址是假的,发货人信息是假的。追查物流记录,发现包裹是从国内东南沿海一个经济发达城市的物流点寄出的。
联合专项组和国安力量立刻扑向那个城市。通过调取物流点及周边海量监控,锁定了几个可疑的身影,但对方反侦察能力极强,始终无法确定最终身份。
然而,在分析监控视频时,一个细心的侦查员发现,其中一个嫌疑人在等待办理托运时,无意中露出了一小截手腕,上面有一个模糊的纹身——一个简单的、几何形状的钟表图案,时针指向四点。
这个纹身特征立刻被录入数据库进行比对。
与此同时,对那种未知生物制剂的逆向研究取得了初步进展。专家确认,这种“钥匙”的设计精度和复杂程度远超当前公开的学术水平,必然源自一个拥有顶级生物工程能力的实验室。其作用机制,与“潘多拉-M”计划书中描述的概念高度吻合!
对方的“测试”,或许已经以另一种更隐蔽的方式开始了!他们不再追求大型集会的轰动效应,而是试图通过物流渠道,将“测试组件”悄无声息地运送到目标区域!
这次发现,纯属侥幸!如果不是那台刚刚部署不久的新型sniffer设备,如果不是安检员的格外警惕,这些安瓿瓶可能已经混在成千上万的包裹中流了出去!
危机并未解除,只是换了一种形式。
沈锐接到通报后,后背惊出一身冷汗。他立刻下令:“彻查横店所有物流快递网点!尤其是能寄送国际包裹的!对所有可疑包裹进行抽检,重点是化学、生物、医疗类的样品!”
横店作为影视基地,日常也有大量样品、道具、服装需要寄送,排查工作量巨大。
就在横店警方忙着重启物流安检的同时,那个钟表纹身的比对结果出来了——没有完全匹配的对象,但数据库显示,一个活跃于东南沿海、专门为走私团伙提供技术支持的犯罪团伙,其几名核心成员有佩戴类似风格纹身的记录。该团伙擅长伪造文件、规避安检,业务范围包括电子产品、奢侈品,但从未涉及生物领域。
是他们技术升级了?还是被“潘多拉”组织雇佣了?
专项组立刻对该团伙进行了秘密布控。
几天后,布控小组报告,该团伙似乎察觉到了风声,活动变得异常谨慎,几名头目深居简出。
但监控发现,该团伙一个负责运输的小头目,最近频繁出入市中心一家高档咖啡馆,似乎在与什么人会面。
侦查员秘密拍下了与他会面的人——一个穿着考究、提着公文包、像是商务人士的中年男子。男子非常警惕,始终背对摄像头,没有留下清晰正面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西湖谜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西湖谜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