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某被移交都察院机关,等待审判。横店各大剧组和餐饮企业经历了一场彻头彻尾的安全洗礼,人心惶惶之余,规章制度也被扎得更紧。沈锐推动的食品安全强化措施和特殊化学品报备制度,在这次事件后得到了更彻底的执行。
日子似乎又恢复了那种高度戒备下的平静。但沈锐案头那份关于“潘多拉-M”计划的绝密简报,像一片永不消散的阴云,悬在他的心头。他知道,“蓝雀”或许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风暴可能尚未到来。
他继续着白天的日常警务和晚上的数据筛查,将更多国际上的异常公共卫生事件、尖端生物技术泄露传闻与“潘多拉”组织的可能动向进行交叉比对。这项工作枯燥且希望渺茫,但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这天下午,技术队队长一脸凝重地敲开了沈锐办公室的门,手里拿着一份刚出来的网络流量分析报告。
“署长,我们监测到一些异常的暗网活动。”队长将报告放在桌上,“有几个高度加密的暗网论坛和频道,近期活跃度异常升高,讨论的主题非常隐晦,但频繁出现一些关键词,比如‘大扫除’、‘气溶胶优化’、‘定向收割’,甚至……‘M项目’。”
沈锐的目光瞬间锐利起来:“‘M项目’?能追踪到来源吗?”
“很难。”队长摇头,“对方使用了比‘暗影旅店’更高级的跳板和加密技术,服务器节点遍布全球,且经常切换。只能大致判断出,这些讨论的核心参与者,IP痕迹最后都指向一些网络管制宽松、生物研究基础设施却相对完善的地区和国家,与之前‘潘多拉’可能活跃的区域有重叠。”
“讨论内容有没有更具体的信息?”
“没有明确指向。更像是一种概念性的交流和资源协调。但有一种论调反复出现……”队长顿了顿,语气有些艰难,“他们似乎在讨论如何利用下一次全球性的大型公众集会活动,进行某种‘效率测试’。”
全球性大型公众集会?效率测试?
沈锐的心猛地一沉。这听起来与那份残缺的“潘多拉-M”计划书里提到的气溶胶传播方式隐隐吻合!
“最近有什么全球性的大型公众集会?”他立刻问道。
“下个月,在东南亚某国,有一个世界级的电影节颁奖典礼;三个月后,欧洲某地有一个全球性的经济论坛;半年后,北美还有一个超大型的国际动漫展……”队长列举着。
这些活动,每一个都可能聚集数万乃至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群!
“立刻将这份分析报告加密提交给部里和国际刑警!优先级提到最高!”沈锐感到一股寒意沿着脊椎爬升。这不再是针对个人的暗杀,而是可能涉及大规模人群的、难以想象的阴谋!
“是!”技术队长领命而去。
沈锐在办公室里踱步。对手隐藏在数字迷雾之后,谈论着如此可怕的话题,而己方却连他们的具体位置、真实身份都难以确定。这种无力感让人窒息。
但他知道,绝不能坐以待毙。
他召集了技术队的核心骨干。
“从今天起,成立一个临时网络监控小组,二十四小时轮班,专门盯着这些暗网频道。不需要你们破解加密,我要你们记录所有异常活跃的时间段、讨论的节奏变化、甚至任何可能暗示地点或时间的隐喻和黑话!任何细微的规律都可能至关重要!”
“同时,给我整理一份清单,列出横店近期所有计划举办的大型活动——开机仪式、发布会、粉丝见面会、颁奖晚会……凡是可能聚集大量人流的,全部列出来。和安全部门协调,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尤其是针对空气传播风险的监测和防范措施。”
命令下达,整个横店警署的神经再次绷紧。没有人知道威胁具体是什么,何时来临,但那种山雨欲来的压迫感,让每个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几天后,网络监控小组报告了一个细微但持续的发现:每当夜深人静(UTC时间零点左右),那些暗网频道的加密数据流会出现一个短暂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峰值,持续时间约一分钟,然后恢复。
“像是在进行每日例行的‘签到’或数据同步。”技术员分析道。
这个规律本身没有直接价值,但它表明对方的行为存在模式。
另一方面,沈锐收到了国际刑警的反馈。他们对沈锐提交的情报高度重视,已经联合多国安全机构,加强了对那几个大型活动的安保筹备工作,并秘密部署了先进的生物气溶胶监测设备。但对方隐藏得太深,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似乎又陷入了僵局。
然而,沈锐没有停止思考。他反复看着“潘多拉-M”计划书里那句“精准优化特定区域人口结构”。
“优化”?用什么标准来“优化”?基因?国籍?健康状况?
他忽然想起,在调查谭栋(老K)时,曾在他的笔记里看到过一些关于“基因标记物筛选”的零星记录,当时以为只是“蓝雀”毒素研究的一部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西湖谜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西湖谜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