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五年,四月十二,邻村张姓男子暴毙,言其生前常诉梦中有人唤其名,应之则病。众人皆曰:睡鬼寻得替身矣。”
我合上日记,心中泛起一丝不安。曾祖父的笔迹在这几段显得格外潦草,仿佛当时他的手在颤抖。难道睡鬼的传说真的有其根源?
那天下午,祖母精神稍好,我陪她在院子里晒太阳。槐树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投下斑驳的光影。
“奶奶,我找到了曾祖父的日记。”我试探着说,“里面提到了睡鬼。”
祖母的身体明显僵硬了一下:“明德爷爷的日记?你...你看到了什么?”
“他说听到有人用他的声音在夜里呼唤他,还提到邻村有人因此而死。”
祖母长叹一声,满是皱纹的脸上浮现出恐惧与悲伤交织的表情:“那不是传说,文娃子。睡鬼是真的,它盯上我们陈家已经很久了。你太爷爷陈正荣是第一个遭殃的。”
我握住祖母的手:“能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吗?我想知道真相。”
祖母凝视着槐树的方向,眼神恍惚,仿佛穿越了时空:“那是在民国二十六年的夏天,你太爷爷陈正荣那时才三十五岁,是村里少有的读书人...”
随着祖母的叙述,一幕往事缓缓展开:
陈正荣那时深受失眠困扰,每晚辗转反侧,好不容易入睡,却总被各种怪梦困扰。更可怕的是,他常常在半梦半醒间听见有人呼唤他的名字,那声音与他自己的一模一样。
起初他以为这只是疲劳所致,但情况越来越严重。他开始在屋里屋外发现奇怪的痕迹——不是人类的脚印,也不是任何已知动物的足迹,更像是某种粘稠物体干涸后留下的印记。
那时的陈家老宅比现在更加偏僻,四周几乎没有邻居。陈正荣的妻子早逝,他独自抚养着两个年幼的儿子——我的祖父和他的弟弟。
一晚,雷雨交加,陈正荣又一次从噩梦中惊醒,听见窗外有人清晰地呼唤:“正荣...正荣...出来啊...”
那声音与他自己的毫无二致。
迷迷糊糊中,他应了一声:“谁啊?”
话音刚落,他彻底惊醒,意识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民间传说中,绝不能在夜里回应呼唤,尤其是模仿你声音的呼唤。
接下来的几晚,陈正荣的睡眠更加不安稳。他开始说明话,在梦中与“某人”对话,有时甚至整夜喃喃自语。他的身体也迅速衰弱,两个月前还健壮的他,变得骨瘦如柴,眼窝深陷。
“然后呢?太爷爷怎么了?”我追问。
祖母的声音低沉下来:“一个秋天的早晨,他没能起床。当孩子们发现时,他的身体已经凉了。奇怪的是,他的脸上带着诡异的微笑,那种笑容我至今记得,不像喜悦,更像是...解脱。”
我感到脊背一阵发凉:“官方死因是什么?”
“医生说可能是心脏病。但村里人都知道,是睡鬼找上了他,把他带走了。”祖母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泪光,“这还不是最可怕的部分。可怕的是,从那天起,睡鬼就缠上了陈家,每隔一代,它就会出现一次。”
“您是说...”
“你二叔公,也就是我的小叔子,他也是这样死的。那年他才四十岁,同样是在听到梦中呼唤后不久,在睡梦中离世。现在,轮到你了,文娃子,我能感觉到它已经盯上你了。”
我本想反驳,告诉祖母这些都是巧合,是典型的家族性遗传心脏病加上心理暗示导致的集体癔症。但看着祖母严肃而悲伤的表情,我把这些话咽了回去。
“别担心,奶奶,我会小心的。”我安慰道。
当晚,我再次难以入睡。窗外的风声似乎总夹杂着别的声音,像是有人在窃窃私语。我起身检查窗户,却只看到一片漆黑。
回到床上,我告诉自己这不过是心理暗示。作为医学生,我清楚人类的大脑多么容易产生错觉,尤其是在恐惧和期待的情绪中。
迷迷糊糊中,我睡着了。
我梦见自己站在老宅的堂屋里,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斑。屋子里静得出奇,连通常的虫鸣都听不见。
“陈文...”一个声音从后院传来。
我循声走去,推开通往院子的门。槐树下站着一个人影,背对着我。
“谁在那里?”我问。
那人缓缓转身,月光照在他的脸上——那是我自己的脸,却带着一种我从未有过的诡异笑容。
“你终于来了。”他,或者说“我”,开口说道。
我猛地惊醒,浑身冷汗。天刚蒙蒙亮,院子里的公鸡正在打鸣。
“只是个梦。”我喃喃自语,但那种真实感让我心悸。梦中的那个“我”的笑容,与祖母描述中太爷爷死时的笑容如出一辙。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开始认真研究睡鬼的传说。我在县图书馆和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类似睡鬼的传说在很多文化中都有出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民间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民间故事】合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