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在一户院门前停下,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个五十多岁、身材干瘦、眼神却很精明的老头,穿着件旧中山装,看到陈默,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笑容:“哎呦!小陈师傅?你怎么来了?快请进请进!”他看到了陈默身后的晓燕,眼神里闪过一丝疑惑。
“李会计,不进去了。有点事想麻烦您。”陈默开门见山,指了指晓燕,“她想来承包东头那个废鱼塘,刚才去管委会,王干事说让等通知。”
李会计一听,立刻明白了,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压低了声音:“老王那个人,就那样,不打点一下,他能给你拖到明年去!”他看了看晓燕,又看看陈默,“小陈师傅,这是你……?”
“邻居。”陈默言简意赅。
“哦哦,邻居,好,好。”李会计心领神会地点头,对晓燕的态度立刻热情了不少,“闺女,想包塘是好事啊!支持多种经营嘛!那个塘是荒了点,但底子不错!你等着,我一会儿就去跟书记说说。老王那边,我去打个招呼,问题不大!”
晓燕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刚才还难如登天的事,陈默一来,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解决了?这位李会计,看样子在公社里很有面子。
她连忙道谢:“谢谢李会计!太谢谢您了!”
“客气啥!小陈师傅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李会计拍着胸脯,“当年我老伴急病,要不是小陈师傅半夜开车送县医院,唉……这情分我一直记着呢!”
晓燕恍然大悟,看向陈默。他依旧是那副平淡的样子,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从李会计家出来,晓燕的心情像坐过山车,从谷底又飞上了云端。她坐在车里,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田野,忍不住问:“陈大哥,你……你怎么认识李会计的?”
“跑车。拉过化肥。”陈默目视前方,顿了一下,补充道,“他小舅子,在运输队修车。”
简单两句话,勾勒出了一张属于这个年代的人情关系网。很多事情,往往就在这“认识人”与“不认识人”之间,发生着天差地别的变化。
手续办得出奇地顺利。有李会计出面,王干事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很快拿出了承包合同。每年承包费五十元,先签五年。晓燕仔细看了条款,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又看着王干事拿出公社那枚沉甸甸、红彤彤的大印,蘸了印泥,“咚”一声盖在了合同上。
那一声轻响,落在晓燕心里,却重如千钧。她手里攥着那份墨迹未干的合同,感觉像是攥住了通往新世界的船票。
揣着合同骑车回家,一路上,她觉得连坑洼的土路都变得可爱起来。然而,刚进家属院,还没等她分享喜悦,一个刺耳的声音就劈头盖脸砸来。
“哟!这是上哪儿瞎晃荡去了?一天天不着家!又想去搞什么资本主义尾巴?我告诉你林晓燕,别以为上次侥幸没事就又能嘚瑟!承包鱼塘?我看你就是想搞投机倒把!到时候再被抓进去,可没人再去捞你!”
孙秀英叉着腰站在门口,显然是听说了什么风声,脸上写满了嫉妒和不屑,仿佛晓燕做的不是正经事业,而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投机倒把”这顶大帽子,在那个年代,依然能压得人喘不过气。
晓燕停下脚步,看着她,第一次没有感到生气或者委屈,反而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她缓缓从怀里掏出那份盖着公社大红印的合同,展开,亮在孙秀英眼前。
“婶子,看清楚了。这是公社盖了章的,合法的承包合同。国家现在鼓励多种经营,劳动致富!这不是投机倒把,这是正经事业!”
鲜红的公章在夕阳下格外醒目,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孙秀英被那红印晃了眼,噎得半天说不出话,脸憋得通红,最终悻悻地骂了句“瞎折腾”,扭头回了屋。
晓燕站在院子里,深吸了一口带着炊烟气味的空气。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清塘、买苗、学习技术……每一件都不容易。
但此刻,她握着这份合同,感受着时代脉搏的跳动,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勇气和希望。
她仿佛已经看到,荒芜的鱼塘焕发生机,肥美的鱼儿欢快游动,而那,将是她红火日子里的,又一道亮丽风景。她的舞台,正在从小小的灶台,向着更广阔的天地,稳步延伸。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