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说话,只是走过去,把黄瓜递给晓燕:“路上碰到老乡卖的,新鲜。”然后目光落在赵学栋身上,“技术科的?你改的那套刀具图纸,我看过了,有点意思,但进刀角度还得琢磨。”
赵学栋一愣,没想到这个有名的闷葫芦卡车司机居然懂技术图纸,顿时忘了深圳的事,好奇地问:“陈师傅,您也懂这个?”
“跑车,啥都得会点。”陈默言简意赅,却一下子把话题从虚无缥缈的“南方机遇”拉回到了实实在在的技术问题上。
郑文斌站在一旁,完全插不进话,只能看着陈默用他最熟悉的“实物”(黄瓜)和“技术”(刀具图纸)再次无形地划定了圈子,把自己这个谈论“文化”的老师隔绝在外。
晓燕看着这熟悉的“三国演义”场面,心里哭笑不得。她接过黄瓜,对陈默道了谢,又对纠结的赵学栋说:“赵技术员,机会难得,但确实得想清楚,多和家人商量商量。”
最终,赵学栋推着自行车,心事重重地走了。郑文斌也讪讪地找了个借口离开。陈默则靠在卡车门上,看着晓燕,仿佛在确认“威胁”是否解除。
筒子楼里的灯光次第亮起,窗口映出人们忙碌或发呆的身影。收音机里传来新闻播报声,夹杂着炒菜的滋啦声和孩子的哭笑声。那台可能存在于某位领导家中的“金星”电视,或许正播放着外面的世界,而更多的人,则在“永久”的铃声中,继续着日复一日的琐碎与挣扎。
晓燕知道,赵学栋的纠结不会很快有答案。像他这样的年轻技术工人,正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他们的选择,将不仅仅关乎个人命运,也隐约预示着某种更深层次的变革即将到来。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