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的凉意渐浓,苏家堂屋里却暖意融融。煤油灯将整个房间照得通明,桌上摆着一盘新炒的南瓜子和几个红彤彤的枣子,那是院里老枣树最后的馈赠。
苏晚将账本和计划书整齐地放在桌上,环视围坐在一起的众人——父母、林长河、赵婶子、秀云,还有桂花嫂。这些都是她事业起步最核心的成员和支持者。
“今天请大家来,是想一起商量商量接下来的发展。”苏晚开门见山,语气平静却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她首先展示了近几个月的账目:缝纫作坊净收入一百二十元,咸菜销售获利三十元,卖鸡蛋和兔子收入十五元。这一连串的数字让在座的人都睁大了眼睛。
“这么多?”苏母率先惊呼,“这才几个月啊!”
赵婶子笑得合不拢嘴:“晚晚能干,咱们也跟着沾光。这比我当家的挣工分强多了!”
苏晚微笑着继续:“收入不错,但问题也不少。作坊地方不够用了,咸菜腌制都在厨房,转不开身。原料供应也不稳定,特别是布票紧张时很被动。”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重要的是,供销社想加大咸菜订购量,但咱们现在的产量跟不上。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下一步该怎么走?”
一时间,屋里安静下来。大家都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大事”震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先开口。
最后还是苏父打破了沉默,他身体好转后,精神头足了许多:“晚晚,爹不懂这些,但你觉得行,就去做。家里那间东厢房空着,可以收拾出来做腌菜坊。”
林长河接着开口,语气沉稳:“东厢房可以。需要砌几个水泥台放坛子,我做。”
赵婶子也鼓起勇气:“晚晚,你要是信得过,腌菜的活我可以多担些。做鞋我比不上秀云,但腌菜可是一把好手!”
秀云细声细气地补充:“作坊那边我可以多带带新人,让晚晚有空忙别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竟然很快就把大致方案讨论出来了。苏晚惊讶地发现,当她给予信任和尊重时,每个人都能提出宝贵的建议。
“那就这么定。”苏晚最后总结,“东厢房改造成腌菜坊,爹帮忙监工;长河哥负责砌台子;赵婶子主要负责腌菜生产,配两个帮手;秀云和桂花嫂负责作坊的日常管理;我总体协调,并继续开发新产品。”
她分配得井井有条,既考虑了每个人的特长,又明确了责任。众人都点头同意,脸上洋溢着参与感和使命感。
会议结束时,苏晚拿出几个小纸包:“这是给大家的奖励,感谢这几个月的辛苦。”
纸包里是每人五元钱和一包红糖。这意外的奖励让女工们又惊又喜,连声道谢后欢天喜地地离开了。
送走外人,屋里只剩下自家人。苏晚长舒一口气,这才感到一丝疲惫。
“晚晚长大了。”苏父欣慰地说,“有主意,有魄力,比你爹强。”
苏母抹着眼角:“就是太辛苦了,看你都瘦了。”
林长河默默递来一碗热茶:“润润喉。”
苏晚接过茶碗,指尖不经意擦过他的手指。两人对视一眼,又迅速移开目光,但嘴角都带着不易察觉的笑意。
等父母回房休息后,堂屋里只剩下他们两人。煤油灯噼啪作响,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靠得很近。
“今天...谢谢你。”苏晚轻声说,“要不是你支持,我不敢做这些决定。”
林长河摇摇头:“你做得很好。”
他顿了顿,补充道:“有管理者的样子了。”
这句话让苏晚心里甜甜的。她注意到他茶杯空了,自然地拿起茶壶为他续水。这个细微的动作却让林长河微微一怔,目光柔和下来。
“长河哥,”苏晚忽然想起什么,“东厢房改造要花不少钱,我算了算至少需要三十元。咱们的积蓄够吗?”
林长河从内袋掏出一个小布包:“这里有五十,你拿着。”
苏晚惊讶地打开,里面果然是整整齐齐的一叠钱:“你哪来这么多钱?”
“以前存的。”他轻描淡写,“本来就想给你。”
苏晚握着那还带着他体温的钱,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在这个大多数男人紧紧攥着财政大权的年代,他却一次次地将经济权交到她手中,这是一种怎样的信任和尊重。
“我会记好账的。”她郑重地说,“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林长河点点头:“你办事,我放心。”
简单的几个字,却比任何甜言蜜语都让人心动。苏晚看着他被灯光柔和了的侧脸,忽然有一种想要靠近的冲动。
而她也确实这么做了。她轻轻挪到他身边,肩膀几乎相贴。林长河的身体明显僵了一下,却没有躲开。
“长河哥,”她低声说,“等东厢房改造好,咸菜产量上来了,咱们就能存更多钱。明年...也许可以去省城看看。”
这是她第一次透露这个大胆的想法。林长河转过头,深邃的目光中带着讶异,但很快化为支持:“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七零锦绣小农媳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七零锦绣小农媳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