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像一根针,狠狠扎进了林夏的心里。她看着苏晓年轻却带着一丝世故的脸,突然想起了三年前的晋升答辩会。原来在这个时代,“好好干”真的成了一种“过分”——过分较真,过分投入,过分把工作当回事。
更让她寒心的是领导的态度。当林夏把苏晓的问题反映给张诚时,张诚只是含糊其辞地说:“年轻人嘛,刚入社会,还需要慢慢引导。你也别对她太严格了,现在的孩子都吃不了苦,逼得太紧反而会适得其反。”
“可是她的工作出现了严重失误,这不是吃苦不吃苦的问题,是责任心的问题。”林夏据理力争。
张诚却叹了口气:“林夏,我知道你是为了工作好,但有时候‘水至清则无鱼’。苏晓虽然工作能力一般,但很会处理人际关系,跟客户、跟其他部门的人都处得不错。团队需要多样性,不能所有人都像你这样‘拼命’。你呀,就是太‘好好干’了,有时候适当放松一点,对自己、对别人都好。”
林夏愣住了。她一直以为,“好好干”是职场的底线,是做人的本分,却没想到在领导眼里,这竟然成了一种“不够灵活”的缺陷。她的严谨被当成了“苛刻”,她的责任心被看作了“死板”,她的努力被解读为“不懂变通”。
那之后,林夏开始有意识地“收敛”自己的努力。她不再主动加班,到点就收拾东西下班;不再逐字逐句核对报告,只要没有大的错误就提交;不再主动帮助苏晓,哪怕看着她犯错也选择视而不见。同事们都说她“变了”,变得“随和”了,变得“会享受生活”了。领导也对她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说她“成熟了”“懂得平衡工作和生活了”。
可只有林夏自己知道,这种“转变”让她有多痛苦。她看着那些敷衍了事的报告被顺利通过,看着那些投机取巧的人步步高升,看着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好好干”被当成笑柄,心里像堵了一块巨石。她开始失眠,开始怀疑自己一直坚持的价值观,甚至开始厌恶这样的自己。
转机发生在一次行业峰会上。林夏作为公司代表参加了一个技术论坛,遇到了业内知名的专家陈教授。陈教授听完她的发言后,主动跟她交流:“你的观点很有见地,看得出来你在专业领域下了很深的功夫。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太浮躁了,像你这样踏实肯干的,已经不多见了。”
林夏鼻子一酸,积压了许久的委屈突然涌上心头。她忍不住向陈教授倾诉了自己的困惑——为什么“好好干”反而成了一种“过分”?
陈教授听完后,沉吟片刻,说:“孩子,你要明白,‘好好干’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你所处的环境,是那些扭曲的评价标准。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把敷衍当成‘聪明’,把投机当成‘本事’,把踏实当成‘愚蠢’。但你要记住,真正能走得远的,永远是那些沉下心来‘好好干’的人。短期来看,投机取巧可能会占到便宜,但长期来看,专业能力和责任心才是一个人最硬的底牌。”
陈教授顿了顿,又说:“当然,‘好好干’也不是蛮干。你要学会区分‘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学会拒绝不合理的要求,学会保护自己的精力。你的‘好好干’,应该留给值得的人和事,而不是用来迎合那些错误的规则,更不是用来委屈自己。”
陈教授的话,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林夏迷茫的内心。她突然明白,自己之前的痛苦,不是因为“好好干”本身,而是因为她把别人的评价当成了自己的价值标尺,因为她不懂拒绝,把所有的责任都扛在了自己身上。
回到公司后,林夏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辞职。她不再想迎合那些扭曲的规则,不再想在那个让“好好干”变成“过分”的环境里内耗。她要用自己的方式,坚持“好好干”的初心。
离职那天,她收拾好办公桌上的东西,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奋斗了五年的地方。苏晓看着她空空的工位,撇了撇嘴,小声对旁边的同事说:“你看,我说吧,太较真的人走不长远。”
林夏听到了,却没有像以前那样生气。她只是笑了笑,转身走出了公司大楼。阳光洒在她的身上,温暖而明亮。她知道,未来的路可能不会一帆风顺,但她会一直坚持“好好干”——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期待,不是为了得到所谓的回报,而是为了不辜负自己的初心,为了活得踏实、坦荡。
她用自己的积蓄,和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小型咨询公司。她们没有庞大的资源,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唯一的竞争力就是“好好干”——认真对待每一个客户,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一个方案,用专业和责任心赢得信任。
创业初期,日子过得很艰难。她们经常为了一个方案熬夜到凌晨,为了核对一组数据反复推敲,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一次次修改方案。有好几次,客户都觉得她们“太较真了”,甚至提出“差不多就行了”,但林夏和她的伙伴们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无数之众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无数之众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