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穹基地的穹顶之下,生命维持系统的稳定嗡鸣如同新生的脉搏,修行洞天内的灵气流转不息。然而,对于一个旨在扎根异星、延续文明的基地而言,这还远远不够。生存之后,便是繁衍。生命的延续,才是文明最根本的火种。
基地核心会议室内,气氛比讨论能源或修行时更加凝重。与会者除了林宸、石震、艾莉卡等核心管理层,还包括了医疗部门、生物科学部门、心理学部门、教育部门的负责人,甚至还有几位被特意邀请的、德高望重的社会学家和伦理学家。
全息屏幕中央,显示着一个复杂的双螺旋结构标识,下方是三个苍劲有力的汉字——薪火计划。
“诸位,”林宸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基地运转已初步稳定,但我们都清楚,仅靠‘盘古号’带来的现有人员,无法支撑一个文明的长远发展。火星的未来,需要新生代。‘薪火计划’,旨在为此奠定基石。”
艾莉卡博士接着详细阐述了计划的核心内容:“基于当前资源承载力和技术可行性,‘薪火计划’第一期目标:在五个火星年(约十个地球年)内,通过人工培育和志愿者自然受孕相结合的方式,使基地人口增加两百人,其中首批五十个新生儿将在两年内诞生。”
她调出数据模型:“由于资源极度有限,我们必须进行最优规划。经过综合评估,计划将优先筛选具有纯正华夏基因背景的志愿者和基因样本。”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一位来自欧洲的社会学家忍不住开口:“林先生,艾莉卡博士,我理解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但这是否……是否带有种族选择的倾向?其他种族的基因同样优秀,为何不能享有平等的机会?这违背了基本人权和‘世界树议会’的精神。”
另一位来自北美的伦理学家也皱眉附和:“是的,这涉及到极其敏感的伦理问题。在人类文明的火种船上进行基因筛选,这听起来……”
“并非筛选,而是优先。”林宸打断了他,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冰冷的理性,“这不是地球,没有无限的资源和时间让我们慢慢讨论平等。火星环境严酷,每一步都关乎存亡。华夏基因库中,对特定疾病(如某些遗传性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的先天抗性基因频率较高,这在医疗资源匮乏的火星初期是巨大优势。此其一。”
他目光扫过众人:“其二,文化认同与凝聚力是开拓初期最宝贵的非物资资源。一个拥有共同语言、共同文化记忆、共同历史认同的群体,其内部摩擦成本更低,执行效率更高。在生存压力下,这是最优解。至于‘世界树议会’,”林宸顿了顿,“它的精神是延续人类文明,而非常规下的平等。在火星,我的意志,就是基于生存最高准则的意志。”
他的话如同冰水,浇熄了部分争论,却也让一些人心中泛起寒意。这是赤裸裸的、基于实用主义的抉择,甚至带着一丝文明的傲慢。
“那么,基因编辑技术呢?”生物部门的主管,一位华裔科学家陈静博士谨慎地提问,“我们携带了CRISPR-Cas12等先进工具。是否对胚胎进行优化编辑?剔除已知严重遗传缺陷,甚至……增强某些性状?比如对辐射的抵抗力、对低重力环境的适应性?”
这个问题更加尖锐地刺入了伦理的灰色地带。
激烈的争论再次爆发。
“绝对不行!这是打开潘多拉魔盒!谁有权决定哪些基因是‘好’,哪些是‘坏’?这会导致无法预料的长远后果!” “但这是火星!环境完全不同!适当的适应性优化不是创造超人,而是给予孩子们更好的生存起点!” “技术风险呢?脱靶效应、嵌合体……任何失误都是不可接受的!” “我们可以严格控制,只进行最保守的、技术最成熟的编辑……”
林宸静静地听着,直到争论稍歇,才缓缓开口:“可以进行技术储备和研究,但第一期计划,暂不进行任何非治疗性的基因编辑。我们对于火星环境对人类基因的长远影响知之甚少,任何轻率的‘优化’都可能带来灾难性反噬。首要任务是保证基因库的纯净和稳定传承。”
他最终拍板:“第一期,‘薪火计划’遵循以下原则:一、优先华夏基因。二、采用最成熟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结合志愿者自然受孕。三、建立严格的志愿者筛选机制,包括生理、心理、基因测序等多维度评估。四、组建专门的‘育婴堂’,实行标准化、科学化的集体养育模式。五、立即制定以简体中文为核心、华夏文化为根基的幼儿至青少年教育大纲。”
命令下达,庞大的计划机器开始启动。冲突并未消失,而是转化为了更具体的矛盾。
志愿者选拔成了第一个风暴中心。公告发出后,报名者远超预期。无论是出于对未来的期望、对文明的责任感,或是单纯希望在异星留下血脉,都让人们趋之若鹜。但名额有限,标准严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穹修炼者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星穹修炼者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