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模式……在生成新代码。”她的声音发颤,“它好像在……练习共情?”
镜屋的门在这时被推开一条缝。
老周的影子像张皱巴巴的纸贴在门上,他手里攥着半块没吃完的月饼——那是林昭昭上周塞给他的,说是“过了中秋就不甜了”。
老人的老花镜歪在鼻梁上,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控制台上新增的“林昭昭”声纹标签。
他颤抖的手指停在删除键上方。
七年前那个暴雨夜,梁师傅抱着襁褓里的昭昭站在实验室门口:“我要造一面镜子,让她听见自己。”
最终,他没按下。
监测仪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老周惊得缩回手,就见镜面泛起细密的蓝光,那些他熟悉的纳米级声波存储结构正像活物般游动,将“林昭昭”三个字刻进玻璃分子层。
“梁师傅……”老周瘫坐在转椅上,喉咙里发出破碎的叹息,“你当年说要给昭昭造面会说话的镜子,现在倒好,这镜子成了昭昭的声音本身。”他摸出兜里的保温杯,倒了杯温水轻轻放在控制台边,又从裤兜掏出皱巴巴的便签纸,用铅笔歪歪扭扭写:“喝点热的,别让眼泪冻住。”
水杯边缘的热气渐渐淡去,窗外的夜色由墨黑转向青灰。
不知过了多久,林昭昭才重新抬起头,望向屏幕上跳动的系统日志。
最新一条记录是:“情感共振成功,模式更新完成。”
她蹲在第三面镜前,雾气在镜面缓缓流动,渐渐勾勒出一个熟悉的轮廓——那件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袖口还沾着未干的水彩。
“姐姐……”轻声响起,仿佛来自记忆深处。
小林的手正搭在她肩膀上。
这孩子今天没穿蓬蓬裙,温热的呼吸透过牛仔布渗进来,带着孩童特有的奶香与暖意。
“你小时候是不是也一个人睡觉?”
林昭昭的呼吸一滞。
她顺着小林的手指看向镜面,雾气里竟浮现出记忆里的客厅——七岁的自己缩在门后,哭花的脸贴在冰凉的门板上。
穿蓝裙子的女人背对着她,手里攥着半开的行李箱,却突然转身,把一件带着香樟味的小外套轻轻披在小昭昭肩上。
“妈妈……”林昭昭的声音哑得像生锈的钥匙。
小林的小手轻轻覆上她的手背:“那个阿姨没走,她只是把外套留给你了。”
镜屋的通风系统再次嗡鸣。
这次没有警报,没有数据跳动,只有一段熟悉的旋律从镜子深处流淌出来——是林昭昭七岁时的哭声,混着母亲低低的哼唱,“夜莺在唱,宝宝睡觉……”那歌声温柔得像月光落在睫毛上。
“声纹库在自我重组!”阿阮的声音从门外撞进来,她举着监测仪的手在发抖,“它……它生成了新的安慰模式!”
林昭昭低头,发现小林不知何时把脸埋进她颈窝,温热的呼吸透过衣料渗进来,像春天的第一缕风。
她突然想起第一次见小林时,这孩子缩在密室角落,把自己的哭声吞进肚子里的模样。
“对不起。”她轻轻抱住小林,眼泪砸在孩子发顶,温热、缓慢,“我一直以为我在帮你,其实是你在教我。”
监测仪的屏幕上,紫色波纹剧烈震荡,最终收束成一个稳定的节律——像心跳,像呼吸,像某种沉睡多年的生命睁开了眼。
阿阮的声音突然放轻,像怕惊碎什么:“昭昭,你看……”
林昭昭抬头。
第三面镜的雾气里,浮现出一行新生成的字:“我听见了。”
天快亮时,林昭昭坐在控制台前。
阿阮已经抱着监测仪回实验室了,老周留下的温水还冒着最后一丝热气。
手指悬在“保存报告”键上方时,镜屋的门被推开一条缝。
苏黎的脑袋探进来,黑眼圈比平时更重,手里拎着两杯豆浆:“听说你昨晚把镜子弄哭了?走,去我酒馆吃油条,我让老张多放两根脆的。”
林昭昭笑了,起身时碰倒了老周留下的保温杯。
温水溅在便签纸上,“别让眼泪冻住”的字迹晕开,像朵正在绽放的花。
她弯腰捡起磁带,七岁的哭声还在记忆里回响,但这次,她听见了自己的声音,清晰而坚定。
控制台的屏幕突然闪烁。
镜屋系统自动生成了一份新文档,标题是:“双向情感记录模式——致所有未被听见的声音”。
林昭昭望着那个标题,手指终于按了下去。
晨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三面镜上投下细碎的金斑。
那些曾只映照别人的镜子,终于也映出了她自己。
喜欢密室顶流逃生指南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密室顶流逃生指南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