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源山的晨光刚驱散夜雾,古窑前的战场便已进入紧张的 “战后备战” 阶段。秋生蹲在一具被击溃的疫魔傀儡旁,手中捏着半块碎裂的拍胸舞面具 —— 面具材质是掺了铅釉的黑陶,表面刻着的邪符文仍在微弱闪烁,残留的疫气顺着纹路游走,与之前丹房遭遇的 “疫毒引火术” 邪力同源,却多了一层控制傀儡的灵脉节点,显然是药王宗改良后的邪术。
“这符文的排列方式很特殊,既像闽南‘镇邪符’的变体,又掺了南洋邪修的‘控魂纹’。” 秋生用指尖灵脉轻触符文,立即感到一股阴冷的力量试图侵入识海,他赶紧收回手,太素青蚨剑自动出鞘,剑身上的陈青蚨残魂光点暴涨,才将那股邪力驱散,“若不能破解这符文,就算暂时打退傀儡,药王宗还能卷土重来。”
母亲与红毛靓此时也走到傀儡旁,母亲的陶灵火在掌心凝成细针,轻轻刺向面具符文 —— 火针刚接触符文,便传来 “滋滋” 的灼烧声,符文上的疫气消散少许,却很快又重新凝聚。“这符文与傀儡的灵脉相连,除非切断邪术源头,否则很难彻底净化。” 母亲眉头紧锁,她想起灭窑惨案时,药王宗也曾用类似的符文控制过窑工,只是当年的邪力远没有如今这般强大,“或许我们可以从符文的‘灵脉流向’入手,找到破解的关键。”
红毛靓则从怀中取出一张南洋 “控魂符” 的拓片 —— 这是她之前在南洋游历时常见的邪符,与面具上的符文有三分相似。“你看,这两处的‘控魂节点’位置相同,只是药王宗在里面加了‘拍胸舞’的步伐纹路,让傀儡能按特定节奏行动,形成阵法。” 红毛靓指着拓片与面具的对应处,“若能打乱符文的‘节奏纹’,傀儡的阵法就会不攻自破,再破解‘控魂纹’,就能救出里面的村民。”
秋生眼前一亮,立即召集门中精通符文之术的弟子 —— 其中既有来自闽南符篆世家的老修士,也有对灵脉感知敏锐的新弟子,陈阿瓷与林阿茶也主动加入,前者懂瓷窑符文镌刻,后者能以声律辨灵脉流向,正好能从不同角度协助破解。众人围坐在风火仙师祠前的石桌旁,桌上摆满了面具碎片、符文拓片与灵脉记录瓷板,一场针对邪符文的 “破解之战” 正式开始。
“我先试试用‘听窑声’的法子,辨辨符文的灵脉节奏。” 林阿茶取出竹笛,轻轻吹了一段泉州南音《八骏马》的片段 —— 笛声与面具符文产生共振,符文上的疫气开始有规律地波动,瓷板上记录的灵脉波纹也随之变化,“找到了!这符文的节奏与‘拍胸舞’的‘三步一叩’完全一致,只要用不同的声律打乱它,就能干扰傀儡的行动!”
陈阿瓷则取出一块未烧制的瓷坯,用陶刀在坯上刻下与面具相似的符文,再以陶灵火点燃 —— 瓷坯上的符文燃烧时,显化出清晰的灵脉流向,与古窑瓷板画的医案灵脉图有几分相似。“您看,这符文的‘控魂纹’有三个关键节点,对应傀儡的‘头、胸、腹’,只要用灵瓷护符的火灵之力击中这三个节点,就能暂时切断控制。” 陈阿瓷指着瓷坯上燃烧的符文,“就像烧瓷时,找准窑温节点才能烧出好瓷,破解符文也得找对灵脉节点。”
老修士们则根据闽南符篆的 “破邪法”,尝试用 “刺桐花汁”“蟳埔海泥” 等材料制作破解符 —— 这些都是闽南传统的驱邪之物,与金苍绣法衣的材料同源,对疫毒有天然的克制作用。一位老修士将刺桐花汁滴在面具符文上,符文立即发出刺耳的尖鸣,疫气消散大半,灵脉流向也变得紊乱:“有用!只是这花汁的效力只能维持半柱香,需要找到更持久的破解之法。”
就在符文研究取得进展时,药田方向突然传来警报声。海珠带着百草堂弟子匆匆跑来,脸色慌张:“掌门!药田西侧的疫气突然加重,有几只漏网的傀儡正在啃噬灵草,刺桐童子快撑不住了!”
秋生心中一紧,立即让红毛靓继续带领弟子研究符文,自己则与母亲赶往药田。刚到药田边缘,便看到三具疫魔傀儡正挥舞藤杖,将成片的灵草打得枯萎发黑,刺桐童子化作的藤蔓已被疫气染得发黑,枝叶上的露水不再显化灵脉影像,而是凝结成黑色的毒珠,显然已快耗尽灵脉之力。
“母亲,快布结界!” 秋生话音刚落,母亲已将陶灵火注入地面,药田四周的灵脉节点同时亮起,莹白的灵脉光墙从地面升起,将傀儡困在其中 —— 这是 “陶灵护田结界”,需以镇窑灵之力为引,结合药田的灵脉,既能阻挡傀儡,又能净化疫气,是母亲根据当年守护古窑的 “窑灵结界” 改良而来,专门用于保护灵草。
结界升起的瞬间,傀儡们疯狂地撞击光墙,藤杖砸在光墙上,发出 “砰砰” 的巨响,光墙上的灵脉纹路开始出现细小的裂纹。“这些傀儡被邪术强化过,结界撑不了多久!” 母亲的陶灵火在掌心剧烈燃烧,她需持续注入灵脉才能维持结界,额头上已渗出细密的汗珠,“秋生,快想办法解决它们,再拖下去,药田的灵脉会被彻底污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源问仙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青源问仙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