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亮透,永安一行人已背着沉甸甸的包袱,牵着家里的驴和黄牛,站在了通往青龙山的岔路口。
驴背上驮着用油布裹紧的干粮、草药和铁锅,黄牛则挂着几捆绳索与锄头。
“都检查仔细了,干粮、水袋、草药,一样都不能落。”永安站在队伍最前,手里握着磨得发亮的柴刀。
秦小乐拍了拍腰间的箭囊,箭羽整齐地露在外面,他咧嘴一笑:“放心吧,我这弓箭擦得能照见人影,别说野兽,就是山匪来了,也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虎子得意地晃了晃手里的砍刀:“我也准备好了!”
温书瑶走在中间,身上穿着杨氏为她缝的厚布衫,怀里揣着用帕子包好的草药有治外伤的三七,也有解蛇毒的半边莲。
她看了眼身旁的月妍,轻声叮嘱:“山路滑,你跟紧我,别走远。”
月妍点点头
姜家人站在村口,望着渐行渐远的身影,眼眶通红。
杨氏攥着姜老二的衣袖,声音哽咽:“你说他们这一去,啥时候才能回来啊?青龙山那么险,万一……”
队伍刚走进青龙山的山口,雾气就更浓了。
“都打起精神来!”永安突然停下脚步,压低声音,
“前面就是熊瞎子的地盘,去年我跟爹来打猎,见过它的脚印,比碗口还大。大家别说话,脚步放轻,顺着左边的小路走,那里有咱们之前做的记号。”
众人立刻屏住呼吸,连驴和黄牛都像是察觉到了危险,耳朵耷拉着,脚步慢了下来。
月妍紧紧跟在温书瑶身后,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灌木丛,手里悄悄攥住了藏在袖中的雄黄粉,这是温爷爷特意给她的,说能驱避猛兽。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的灌木丛突然“哗啦”响了一声,虎子吓得立刻举起砍刀,小乐也迅速拉开了弓箭。
永安一把按住他们的手,示意大家别动,自己则缓缓抽出柴刀,一步步挪过去。
只见一只毛色灰褐的野兔从灌木丛里窜出来,见了人,又“嗖”地一下钻进了另一边的草丛。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虎子拍着胸口,小声嘀咕:“吓死我了,还以为是熊瞎子呢。”
温书瑶捂着胸口,脸色微微发白:“还好是只兔子,要是真遇上熊瞎子,可就麻烦了。”
永安收起柴刀,笑着安抚:“别担心,咱们走的这条小路,熊瞎子不常来。再说,就算真遇上了,咱们这么多人,还有弓箭,也能应付。”
又走了一个时辰,太阳渐渐升高,雾气散了些,他们终于走出了熊瞎子的地盘,来到了之前猎野牛的山谷。
谷里的野草长得比人还高,风一吹,就像绿色的波浪。永安指着山谷中央的一块巨石:“咱们在那儿歇会儿,喝点水,吃点干粮再走。”
众人围着巨石坐下,拿出水袋和干粮,是杨氏连夜烙的玉米饼,还裹着油纸,咬一口,又香又有嚼劲。
驴和黄牛在一旁啃着青草,时不时甩甩尾巴,赶走身上的苍蝇。
“这玉米饼真好吃,还是阿娘的手艺好。”月妍咬了一口饼,眼里满是怀念。
她昨晚跟阿娘聊到半夜,阿娘一边给她缝布衫,一边叮嘱她路上要小心,现在想起阿娘的眼神,心里还有些发酸。
温书瑶喝了口温水,看着远处的山峦,轻声说:“等咱们找到我爹娘和大哥,就回来,到时候让阿娘再给咱们烙玉米饼吃。”
永安点点头,眼神坚定:“一定会的。咱们吃完赶紧走,争取天黑前找到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
下午的太阳渐渐西斜,把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们刚走出山谷,月妍突然停下脚步,眼睛盯着路边的一丛绿色植物,兴奋地喊道:“嫂子,你们快来看!那是不是人参?”
众人连忙围过去,只见那植物的叶子呈掌状,绿油油的,上面还结着几颗鲜红的小果子,像玛瑙一样。
温书瑶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叶子,看了看下面的根茎,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月妍,这就是人参!你看这根茎的纹路,最少也有一百年了!”
虎子凑过来,瞪大了眼睛,倒吸一口凉气:“我的天,这深山里的宝贝也太多了吧!百年人参啊,要是拿到镇上卖,能换不少银子呢!”
永平也笑着说:“这下咱们的盘缠有着落了!有了这人参,就算到了州府,也能买辆马车,不用再牵着驴和黄牛走了。”
月妍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快落到山尖了,便提议:
“大哥,天色也暗了,咱们今日就在这安营扎寨吧!正好把这人参挖了,小心保存好,以后换盘缠。”
众人走了一天,都累得不行,纷纷同意。永安点点头:“好,就这么定。虎子,你跟我去捡些柴禾,晚上生火做饭,还能取暖。
小乐,你去附近看看,能不能猎几只野鸡,给大家改善改善伙食。永平哥,你先搭两顶歇息的帐篷。
书瑶,你跟月妍一起挖人参,我捡完柴禾就过来给你们望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