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里晒谷场上残饭菜香还在萦绕,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碎。
永安和永祥背着背篓,裤脚沾满泥点,额角还有汗,连气都顾不上喘,直奔自己的院子。
“爷爷!大家!都出来听听!”
永祥人还没进门,嗓门先撞开了虚掩的木门。
正在收拾药炉的温如玉手里的药杵没拿稳掉在了地上,刚躺下的团团被惊醒,揉着眼睛哼哼唧唧。
没一会儿,各家的油灯都亮了,男人们披着外衣,女人们拢着衣襟,都围在了院子中央。
永安把背上的背篓缓缓放下往墙根一靠,抹了把脸,声音里带着跑出来的粗气:
“我们俩去镇上打听了,听说外面世道还乱着,京城那边更甚,听说城门都封了小半月,连书信都送不进去。”
话一落,众人不知所措。
秀兰嫂子抱着团团的手紧了紧,小声跟身边的永平说:“还好咱们躲在山谷里,不然……”
永平拍了拍她的肩,没说话,却把目光投向了温如玉爷孙。
温如玉手里的旱烟袋早就灭了,他捏着烟杆的指节泛白,望着山外的方向,嘴唇动了动,半天没说出话来。
温书瑶站在爷爷身边,方才在晒谷场上强压下去的担忧,此刻全涌了上来:
“那……那我爹娘和大哥,他们还在京城,会不会……”
话没说完,眼泪就落下来。
永安一看她这样,一把扶住她颤抖的肩,声音沉稳:“别怕,我陪你去京城找他们。”
“你疯了!”
阿娘杨氏急得直跺脚,
“千里迢迢,这不是去送死吗?”
“就是啊永安,”杏丫姐抱着念秋,声音里满是担忧,
“书瑶妹子是妇人身子也弱,哪禁得住这般折腾?咱们在山谷里好好的,等世道太平了再找也不迟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劝永安打消念头。
永安坚定的说道:“我知道危险,但我还想去试试,万一……就找到了呢……”
他顿了顿,看向温书瑶,声音软了些,“书瑶,不管怎么样,咱们都在一起。”
温书瑶内心极其煎熬,她怎能让他为了自己的家人去冒性命之险?
婆婆的反对,嫂子的担忧,她都懂。她张了张嘴,想说不去了,咱们等吧。
可那个“等”字,重得她说不出口。
众人回头,只见月妍挎着竹篮从人群后走出来,竹篮里还放着刚采的紫花地丁。
她走到永安身边,眼神清亮:“大哥,我同你和嫂子一起,路上若是有什么,我还能帮衬一二。
再说,多个人多份力气,路上我也能帮忙照应嫂子。”
“你胡闹!”杨氏冲出来,一把拉住月妍的胳膊,声音都抖了,
“妍丫头,你不许胡闹……”
她话说到一半,哽咽着说不下去,只紧紧攥着女儿的手,
“咱们现在在山谷里多好,有吃有喝,平平安安的,你们别去冒险了。”
月妍看着阿娘泛红的眼眶,心里也不好受,可她还是轻轻挣开阿娘的手,坚定的说道:
“阿娘,我知道您担心我。可是嫂子她……大哥想去,我想着陪着他们。
再说,我跟着温爷爷学了不少本事,不会有事的。”
她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爷爷,“爷爷,您也知道,我不是鲁莽的人。”
爷爷叹了口气,摸了摸月妍的头,又看了看永安,最终对杨氏说: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意。永安这孩子有主意,月妍也机灵,咱们拦着也不是办法。不如让他们去,咱们在家等着好消息。”
杨氏还想说什么,可看着女儿和永安坚定的眼神,最终只能抹着眼泪点头:
“罢了罢了,你们都长大了,娘管不了了。只是路上一定要小心,若是遇到事情,就赶紧回来,别硬撑着。”
月妍和永安连忙点头,心里满是感激。
“既然决定要去,咱们得先找张舆图,确定路线。”
温书瑶开口说着,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沉稳。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了摇头。这山谷里的人,大多是山里的汉子,哪有什么舆图。
就在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李童生忽然说道:
“我见过!之前在镇上的时候,和书店的掌柜我闲聊,他拿出过一张舆图,说要去京城送货。我当时看了好一会儿,大概记得上面的路线。”
“真的?”永安连忙追问,“李伯伯,你能画出来吗?”
李童生点了点头:“应该可以,我记性还算好。咱们现在就找纸笔,我这就画。”
姜月妍连忙去屋里拿出纸笔,李童生接过,趴在石桌上,一边回忆一边画。
月光洒在纸上,他眉头紧锁,时不时停下笔,嘴里念叨着:“这里应该有条河,叫永定河……从咱们这儿到京城,要经过青龙山脉……”
众人围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打扰了他。
过了约莫一个时辰,李童生终于放下笔,长舒了一口气:“画好了,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也不知道有没有不对的地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