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阿爷就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烟杆“吧嗒吧嗒”响。大伯和阿爹正弯腰收拾背篓,里面装着前几日采的药材——裹在油纸里防受潮,还有一只狍子。
阿奶从灶房端着刚热好的玉米粥出来,见两人要走,赶紧把一个布包塞进大伯怀里:“这2个饼子拿着路上吃,你们先去把狍子卖了再去药铺卖药材。这次你们两兄弟去买50斤棉花,今年家里宽裕了,再扯几尺布,添几床被子。马上要下雪了,孩子们的棉裤棉鞋也得准备起来了。”
大伯捏了捏饼子,拍着胸脯应道:“娘您放宽心,棉花定帮你买回来!再说还有我弟呢,忘不了。”
阿爹也直起身,把背篓带子勒紧:“您在家忙活就好,我们晌午在镇上吃碗面,傍晚准能到家。”说罢,两人扛着背篓,踩着晨露往镇上走,脚步声渐渐消失。
家里这边,众人早早就分好了活计。阿奶、大伯娘和阿娘搬来针线笸箩,坐在院子里的杏树下,阿奶把一团新棉花往棉袄里塞,边塞边对大伯娘叹:“你看这旧棉袄的棉花都板结了,去年冬天永吉就喊冷,今年新棉花可得塞匀实点,针脚也得密,不然风一吹就不暖。”
大伯娘手里的针线“嗖嗖”穿梭,闻言抬头笑:“娘您放心,我给永吉做棉裤时,还多留了两寸裤脚,明年开春还能放放,省得又得重做。”阿娘则拿着剪刀,把蓝布剪成鞋底的模样,剪一下就对着阳光照照:“这布得剪齐整,不然做出来的棉鞋歪歪扭扭,孩子们穿着磨脚后跟。对了娘,要不要给爹也做双厚棉鞋?他总往山里跑,鞋底得钉两层布才耐磨。”
阿奶点点头:“做吧!老头子鞋底子都快磨穿了,再凑活就得长冻疮了。”
另一边,阿爷和永平扛着梯子往茅草屋屋顶走。梯子刚架稳,阿爷就踩着最下面两级试了试,对永平说:“你扶紧梯子,别让它晃。我先上去铺东边,那处的茅草烂得最厉害,上次下雨还漏了半盆水。”永平双手死死攥着梯子,仰头喊:“阿爷您慢着点!屋顶滑,踩稳了再伸手!”
等阿爷爬到屋顶,永平就抱着茅草递上去,阿爷接过茅草,一层层往屋顶铺,边铺边念叨:“铺茅草得顺着风向,不然冬天刮大风,得把茅草掀了。下次再铺,就得先把旧茅草扒干净,不然新的也不结实。”永平连忙应:“我记着呢!等下搭野兔棚子,我也跟着学。”
铺完屋顶,两人又在后院搭野兔棚子。阿爷拿着锤子钉木桩,永平帮忙扶着木头,忽然问:“阿爷,这棚子围篱笆时,要不要留个小门洞?不然喂兔子还得爬进去,多麻烦。”
阿爷停下锤子,笑着拍了拍他的头:“你这小子倒机灵,留个半人高的门洞,再安个木栅栏,又方便又安全。”
田埂边,月妍、杏丫和桃丫提着竹篮,踩着露水往前走。桃丫走两步就蹲下来,拨弄田埂边的野草,抬头问:“杏丫姐,这野草兔子喜欢吃,我们多挖点,不然冬天兔子没东西吃。”
月妍蹲下来,用小铲子轻轻挖着荠菜,忽然惊喜地喊:“大姐!我挖到一棵好大的荠菜!比我手掌还大!”
杏丫凑过去一看,笑着说:“确实大!回家让阿奶包饺子吃。”杏丫也加快了速度:“我们多挖点兔子喜欢吃的,上次的大兔子马上就要生小兔子,免得到时不够吃”三人边挖边说笑,没一会儿,背篓里就装得满满的。
后山,永安扛着柴刀走在前面,永吉和永祥背着小背篓跟在后面。永祥走两步就蹦一下,永安回头瞪了他一眼:“你别瞎蹦!等下摔着,柴没捡着还得哭鼻子。上次你摔破膝盖,是谁背着你回家的?”
永祥吐了吐舌头,赶紧跟上:“我不蹦了还不行嘛!大哥,咱们捡多少柴火才够啊?”
永安指着前面的枯树枝:“捡够两背篓就行,太多了你们也背不动。对了,捡柴火要挑干的,树皮发黑、一折就断的才好烧。湿柴火不仅难烧,还冒黑烟,能把屋子熏黑。”
永吉弯腰捡起一根干树枝,递给他看:“永安哥,你看这个行不行?一折就断,还没虫眼。”永安点点头:“这个好!就捡这样的。”永祥也赶紧捡起一根,嘴里哼着:“捡柴火,烤红薯,冬天吃着暖乎乎!等下捡够了,咱们能不能烤个红薯吃啊?”
永安无奈地笑:“先捡够柴火再说,不然阿爹又得骂咱们偷懒。”
喜欢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